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醉蓬莱(寿史帅)
政槐云浓翠,榴火殷红,暑风凉细。紫府神仙,向人间游戏。瑞节珠幢,琼缨宝佩,炯冰壶标致。经济规模,登庸衣钵,家传如此。 礼乐醇儒,诗书元帅,尽洗凡踪,平吞余子。敬简堂深,且从容一醉。庆祉绵绵,功名衮衮,比衡山湘水。更把阳和,从头付与,满门桃李。
国风 · 郑风 · 萚兮
《国风·郑风·萚兮》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男女唱和的诗,女子先唱,然后男子接着合唱,犹如青年男女的对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是《诗经》中最短小的诗篇之一,文辞简单,语言活泼,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婆罗门引 · 四月八日谢太后庆七十
一生富贵,岂知今日有离愁。锦帆风力难收。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恨病馀双眼,冷泪交流。 行年已休,岁七十、又平头。梦破银屏金屋,此意悠悠。几度见青冢,虚名不足留。且把酒、细听箜篌。
木兰花令 · 元宵似是欢游好
《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是北宋文学家苏東坡所创作的一首遊宴词。上片极写元宵节的遊赏欢乐,下片极写「与民同乐」的欢快宴席。全词反应了词人与百姓之间的亲密关系,体现了其爱民的品格,感情真挚,耐人寻味。 上片极写元宵节的游赏欢乐,及公庭讼少的愉悦心情。「元宵似是欢遊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似是」,正说明词人原本并没有主动出游元宵佳节的打算,只是由于他的公务闲暇,「公庭民讼少」了,内心愉悦才使他引起了赏游元宵夜景的乐趣。如今「公庭民讼少」,词人从心底发出惬意的快感,所以,当他看到「万家游赏上春台」时,他自己和所有游人,都像活神仙一样迷路在三神山海岛之中了。 下片极写「与民同乐」的欢快宴席。「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词人在人群中间,谦逊质朴,礼敬宾客,平等如兄弟,有如赵国平原君的贤明待宾,而毫无「高阳酒徒」的傲慢。他总是从容温和地靠近群众,和人们满面陪笑的对语谈心,尽情享受着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乐趣。「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在欢快的宴席中,顿时出现了一个「最多情」的民客形象,而把欢情霎时推到高潮。可谓笔端生花。而「拚」字尤为传神。这正是词人与群众亲密「鱼水情」关係的典型反映。 全词感情真挚,清新自然,即兴抒怀,酣畅淋漓。而且格调健朗,构思精巧,一气呵成,馀音袅袅。
双调 · 潘妃曲
此四首《潘妃曲》皆写男女之情。第一首写私会,余下三首皆写相思。四首曲子皆以女子视角吟咏闺情,曲语通俗、活泼、通透、有趣,以当时许多口语入曲,正是曲家当行本色。四首曲子将恋爱中的女子刻画得栩栩如生,千载之后仍然如睹目前。
左传 · 庄公 · 庄公九年
【经】九年春,齐人杀无知。公及齐大夫盟于既。夏,公伐齐纳子纠。齐小白入于齐。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冬,浚洙。 【传】九年春,雍廪杀无知。 公及齐大夫盟于既,齐无君也。 夏,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 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传乘而归。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 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乃堂阜而税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从之。
虞美人 · 秋夕信步
垓下一战,艳绝古今,那种艳丽是霸王泪美人血、楚地将士的英魂铸就的。霸王悲歌,将士垂泪,虞姬自刎,这种恩爱互酬在刘邦和吕后身上绝不可能出现,霸王虽败犹荣。血泪之地后来长出一种极其艳美的花——世人称之为虞美人。
百字令 · 其五 · 寄圣传
月圆花好,料文君井畔,鸳鸯名泊。水调歌头今夕酒,玉宇琼楼堪托。红豆香奁,碧山乐府,妙领琴心乐。程垓李石,蜀才宋后辽落。 我是识字田夫,老兵留饮,当劝长星酌。不信劫灰吹不尽,刁斗千山戎幕。大野哀鸿,长城饮马,云卧无丹壑。蒲山公子,汉书应挂牛峤。
左传 · 庄公 · 庄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 【传】元年春,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 三月,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为外,礼也。
江上望皖公山
这首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以前,描绘了皖公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一开篇既是两好句:「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可以看出李白真的很喜欢此地。「巉绝称人意」这句曾经被亲临此地的陆游倍加赞赏,认为是绝佳的诗句。「默然遥相许」,更是把李白喜爱此地的心情表露无遗。
史记 · 七十列传 · 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出自《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三十二节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浣溪沙
此词为西湖秋夜,相思怀人之作。上片写景寓情。“冷不收”,乃词人故作疑询:谁人于冷夜时将它弃而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指词人眼望一弯新月倒映于湖波之下,竟幻化出一位“玉人”,即月宫美人嫦娥垂钓于西湖。这真幻交融的想象极富诗意和人情味。“月明池阁”,点出词人身在池阁,眺望月明西湖之景,而“夜来秋”写出词人在池阁上夜不成寐,感到秋风袭人之寒意,透出一种凄凉的心境。 下片追忆当时晓别情景。以江燕、水花意象组合成劳燕分飞,花落人亡的悲戚景象。“水花红减”写西湖水面荷花之艳红美景衰减、残败景象。最后以景结情,勾画了一幅池阁庭院西风瑟瑟,梧桐叶落的画景,以“先愁”二字传达出桐叶先愁,憔悴自殒的悲戚意象,隐含着词人悲愁飘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