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问刘十九
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以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体现了朋友间真诚亲密的感情。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这首五言诗表现了诗人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以及对生死问题的了悟与超脱。虽然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 这首诗就内容看,当是陶渊明归田以後的作品。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当有其不平凡的所在。说平凡,如“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絃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说不平凡,因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应该就是胸怀极端了悟超脱,能勘破俗谛,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後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以论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与超脱,在渊明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如《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五月中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神释》:“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挽歌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一种自然运化观、朴素生死观,比起当时“服食求神仙”、追求“神不灭”的士大夫,不知高出多少倍。
六幺令 · 春雪再和
回风带雨,冻涩漏声悄。小窗照影虚白,几误邻鸡报。千树天花绽了。鹄立通明晓。眼空八表。宫袍带月,醉里应迷灞陵道。 风静琼林翠沼。片片随春到。吟鞯十里新堤,怪四山青老。玉唾珠尘怕扫。句冷池塘草。白天寒皎。飞琼何在,梦觅梨云度仙岛。
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云歌送别》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前八句对火山云作了纵情的歌唱,波及的领域,上有天上炎炎逼人的火云,下有地上忽隐忽现的戍所,景象奇异壮丽,境界又极为辽远壮阔;最后两句写送别,友人已经远去,诗人还在伫立远望着眼前向东悠悠飘去的一朵孤零零的火山云,以景结情,含蓄委婉。全诗言辞雄壮,气势磅礴,充满浪漫色彩。
豫让论
《豫让论》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创作的一篇论史散文。文章标新立异,从传统儒家思想出发,对豫让进行了批评。这篇散文旨在说明不能「扶危于未乱,而捐躯于既败者,不足以当国士」的道理。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别东鲁诸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狱中寄子由二首 · 其一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东坡从徐州守调知湖州。因反对王介甫新法,诗文多讥新法及因新法而显赫之“新进”,故新党以“诗文讪谤朝政及中外臣僚,无所畏惮”劾之。八月,捕于湖州,押至汴京。在御史台狱中四月,讯官力罗罪名,多方株连,必欲置死地。赖吴冲卿、范景仁诸元老重臣上书营救,及神宗祖母太皇太后曹氏出面干预,神宗才下令从轻发落,于十二月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结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因其有诗文往来而受株连的大小官员有张乐全、王晋卿、司马温公和胞弟颍滨等二十余人。史称“乌台诗案”。宋朝开国以来,因文字议政而系狱者,东坡第一人。 这首诗是东坡在狱中寄胞弟颍滨托付后事所作。颍滨小东坡四岁,自幼相伴,从政后,更是政见一致。东坡曾云:“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兄弟情谊,到老不衰。当时任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判官的颍滨闻东坡下狱时,沈知其害,立卽上书神宗,自诉闻东坡下狱消息后,“举家惊号,忧在不恻”,“臣早失怙恃,唯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得免下狱死为幸……”后“乌台诗案”结,颍滨贬筠州(今江西髙安)酒监。 东坡被逮入狱后,首先想到的也是颍滨,诗中向颍滨进行解释和关照。 在被押往狱中的途中,东坡和长子苏维康一起动身;东坡与维康约定,送饭衹送蔬菜和肉,如果听到不好的消息就把二者换成鱼。维康严格遵守约定一个多月,恰逢粮尽,于是去找人想办法,嘱托一个亲戚代送饭时忘记与父亲东坡的约定相告,亲戚偶然弄到鲊鱼(腌鱼)就送了过去,东坡见状大惊,以为罪将不赦,想要向宋神宗求情却无路可通,于是写了两首诗给颍滨。东坡也大体料到狱吏不敢私传信件,神宗看到此诗也为之动容,东坡的笔下,亲情的力量感天动地。弟弟颍滨在兄入狱期间,连连上表皇帝,欲解除在身之官以赎兄罪,就连已退休在家休养的大臣张乐全也为之痛心不已,写下一封亲笔信,派儿子张恕连夜进京营救,这才从宽处理了。
满江红 · 登黄鹤楼有感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创作时代较《满江红·怒髮衝冠》略早,写于南宋绍兴四年岳武穆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作品通过不同的画面,形成今昔鲜明的对比,又利用短句,问语等形式,表现出强烈的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同时,刻画了一位以国事为己任,决心「北逾沙漠,喋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土上版图」的爱国形象。
喜迁莺慢 · 玉珂朱組
玉珂朱组。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窗户新成,青红犹润,双燕为君胥宇。秦淮贵人宅第,问谁记、六朝歌舞。总付与、在柳桥花馆,玲珑深处。 居士。闲记取。高卧未成,且种松千树。觅句堂深,写经窗静,他日任听风雨。列仙更教谁做,一院双成俦侣。世间住。且休将鸡犬,云中飞去。
女冠子
《女冠子·星冠霞帔》是晚唐五代词人牛峤的作品。此词咏词牌本意,即写女道士的生活,上片二十三字,写女道士的居室着装及妆扮情景;下片十八字,写她们的生活环境及情感追求。
大雅 · 云汉
《大雅·云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宣王向上天求雨的祷词。全诗八章,每章十句,通过比较详尽的叙写,具体深入地反映了西周末期那场大旱的严重,抒写了周宣王为旱灾难解而愁苦的心情。此诗兼叙事抒情于一体,在艺术上有两点值得称道:一是摹景生动,二是夸饰手法的运用。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三十三节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闲,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左传 · 庄公 · 庄公四年
【经】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三月,纪伯姬卒。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纪侯大去其国。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秋七月。冬,公及齐人狩于禚。 【传】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将齐,入告夫人邓曼曰:「余心荡。」邓曼叹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王遂行,卒于樠木之下。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莫敖以王命入盟随侯,且请为会于汉汭,而还。济汉而后发丧。 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就是“归去”,“来”和“兮”都是语助词,无义。辞,在汉代往往与赋并称为“辞赋”,源于“楚辞”,是一种抒情赋,同样讲究文字与韵节。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左传 · 僖公 · 僖公二十年
【经】二十年春,新作南门。夏,郜子来朝。五月乙巳,西宫灾。郑人入滑。秋,齐人、狄人盟于邢。冬,楚人伐随。 【传】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凡启塞从时。 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师入滑。 秋,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也。于是卫方病邢。 随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斗谷於菟帅师伐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