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秋霁
《秋霁·一水盈盈》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词作。上片着重赞扬云麓水园长桥,“一水盈盈,汉影隔游尘”,水园中呈现出一派清人间仙境的景色,一条长桥如彩虹般显现在河的北端,“试纵目”,说词人站在桥上极目远眺,顿生幻觉,仿佛自己趁醉跨上黄鹤,乘风披露遨游霄汉间一样。下片重在赞整个“水园”,“夜久人悄,玉妃唤月归来”言夜深人静,嫦娥伴着广寒宫照临史府四面环水的碧泚园,词人感到这水园已包罗了天地间的一切美景。这首词浮想联翩,虚实交替,如梦似幻。
声律启蒙 · 下卷 · 十一尤
荣对辱,喜对忧,夜宴对春游。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茶敌睡,酒消愁,青眼对白头。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适兴子猷常泛棹,思归王粲强登楼。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筵前舞妓,曲终还要锦缠头。 唇对齿,角对头,策马对骑牛。毫尖对笔底,绮阁对雕镂。杨柳岸,荻芦洲,语燕对啼鸠。客乘金络马,人泛木兰舟。绿野耕夫春举耜,碧池渔父晚垂钩。波浪千层,喜见蛟龙得水;云霄万里,惊看雕鹗横秋。 庵对寺,殿对楼,酒艇对渔舟。金龙对彩凤,豮豕对童牛。王郎帽,苏子裘,四季对三秋。峰峦扶地秀,江汉接天流。一湾绿水渔村小,万里青山佛寺幽。龙马呈河,羲皇阐微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陈畴。
古离别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左传 · 隐公 · 隐公八年
【经】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九月辛卯,公及莒入盟于浮来。螟。冬十有二月,无骇卒。 【传】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金咸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金咸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相送
《相送》是南朝梁何逊所作的一首诗。题为“相送”,但并非诗人送朋友,而是留赠为诗人送行的朋友。《何逊集》中另有五首题为《相送联句》,是何逊与友人韦黯、王江乘二人分别各联四句而成的。其中何逊的三首也都是辞别送者的语气。以此类推,这一首或亦是与送者告别时的联句。但送者是何人,他的四句诗是怎样写的,均已无法考索了。若非联句,题目就不该叫“相送”。故清人张玉谷云:“此非送人诗,乃别送者诗也。制题亦欠明白。”(《古诗赏析》)倘若当联句来看待,则题目就不会“欠明白”了。不过,这并不妨碍读者把它当作独立的绝句来欣赏。 开头两句写诗人临别时那种长期飘泊异乡的惆怅孤独之情。“客心”谓异乡作客之心;“百念”,谓百感交集。何逊一生仕途并不亨通。他先在扬州刺史、建安王萧伟幕中掌记室,“后荐之武帝,与吴均俱进俸。后稍失意……自是疏隔。”(《南史》本传)遂迁安成王萧秀幕中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中丁母忧归。后又除庐陵王萧续幕府记室。大约四十岁左右即死去。故其作客异乡,当与仕途坎坷有关。所谓“百念”,诸如异地思乡之愁,羁旅行役之苦,仕途渺茫之忧,人情冷暖之感,友朋难舍之念等,皆在其中。不难想见,其心情已经够沉重了,更何况而今又将孤身一人再度千里奔波飘游远方呢!眼前尚有朋友饯行送别,联句慰勉;顷刻之间,就将茕独孤舟,餐风饮露了。“孤游”,既突出自己征途中的孤独寂寞,又包含着对友朋的无限惜别之情。两句通过“已”、“重”二字构成递进关系,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复杂感情的重量,而与送者临别依依难舍之情也就隐然蕴藏在字里行间。 三四两句,既是写分手时江上的实景,又是借景寓情,含有象征意义。江天忽然浓云密布,烟霭黯然笼罩江面,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山雨欲来风满楼”,狂风乍起,江水顿时涌起滚滚白浪。这云暗天低,烟波浩渺之景,恰与诗人此刻百感交集,愁绪茫茫之情相切;这狂风巨浪,暴雨将临,不仅是诗人心潮澎湃的感情外化,而且还形象地象征着、预示着旅途中等待着他的将是江上风雨一般的无穷无尽的艰难险阻、严峻考验。 送行留别这类诗,一般多是以情结出主旨,或惜别,或劝勉,或叮咛、或祝愿。试看《何逊集》中此类篇什亦多如是。如《赠江长史别》:“安得生羽毛,从君入宛许?”《送韦司马别》:“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别沈助教》:“愿君深自爱,共念悲无益。”《临行与故游夜别》:“相悲各罢酒,何日同促膝?”《送褚都曹》:“本愿同栖息,今成相背飞。”这是何逊为朋友送行。至于他留赠为他送行的朋友,则如《赠韦记室黯别》:“无因生羽翰,千里暂排空。”《相送联句》三首结尾云:“一朝事千里,流涕向三春。”“愿子俱停驾,看我独解维。”“以我辞乡泪,沾君送别衣。”无不以抒情结出主旨。唯这首以景作结,不仅以写江上实景见工,并且景中寓情,物我融一。比兴之意优游不竭,耐人寻味。堪称别具一格。陈祚明评何诗“经营匠心,惟取神会。”(《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六》)沈德潜亦称其“情词宛转,浅语俱深。”(《古诗源·卷十三》)殆指此类。 联句源于相传汉武帝与臣僚共作的《柏梁台诗》,但每人各作一句;晋代贾充夫妻联句,则人各二句;自陶渊明与愔之、循之联句,才发展为人各四句。南北朝时,联句之风盛行,鲍照、谢朓、范云、庾肩吾等人所作皆夥。与联句相对,凡无人续作或续而未成,则仅存的四句便称为绝句。“绝句”之名梁代始正式出现,何逊正当其时。此篇不仅两联对仗精妙,且词句精炼、风格清新,短短四句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味,对现在的描写,又有对未来的忧虑,包孕丰厚,已开唐人五绝气象。唯所押为仄韵,而平仄尚未完全规范,则又带有格律诗草创阶段的痕迹。
蝶恋花
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闲愁。词的上片藉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在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辞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全词室内景物、户外景色交相辉映,女主人公的容态与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她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怅然怀想。她也许是在思念远方的情人,也许是在伤惋靑春的易逝。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撚」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表现执扇时怅然无绪的情态,极为传神。「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人顿生新的怅望之情。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扬雄《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此言年轻貌美的女子,其歌声之美可知。以莺声之欢快,反衬人心之怅恨,命意与著笔确有含蓄蕴藉之妙。莺啼婉啭,是实处著笔;闺中索寞,则是虚处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午睡醒来」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情状。她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在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著清凉的细浪。这两句点明睡醒,而由翠簟联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户看花。 下片转写户外优美的自然场景:夏雨初霁,徐徐的和风吹拂著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著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摇曳生姿。「碧涨」,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虚喩,「碧涨」是实写,前虚而后实,意脉不断,运意十分灵活。「脉脉」二句,更是传神入化之笔。作者赋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风韵和感情,它含情脉脉,泪珠在脸,有情有思。这个比喩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红相向」三字,似写朵朵红荷,摇曳相映,实写荷花带雨,向人脉脉欲语;人带泪珠,对之黯然神伤。是花是人,迷离莫辨,已达到物与人交融、浑然合一的境地。结拍二句,时间由午后过渡到夜晚,写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遥寄相思的传统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别开境界。「绿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喩女郎乌发。「新月」傍云而上,尤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新月弯弯,犹似愁眉。作者运用双关的委婉手法,既藉月夜之景,抒写怀人之情;又避开对形象作直露的绘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状人之愁眉,通过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与境谐,气氛浓重。 此词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设喩新巧而又隽永传神,具有独特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小晏词「词情婉丽」、「曲折深婉」的特色。
唐才子传 · 朱湾
湾,字巨川,大历时隐君也,号沧洲子。率履贞素,潜辉不曜,逍遥云山琴酒之间,放浪形骸绳检之外。郡国交征,不应。工诗,格体幽远,兴用弘深,写意因词,穷理尽性,尤精咏物,必含比兴,多敏捷之奇。 及李勉镇永平,嘉其风操,厚币邀来,署为府中从事,日相谈宴,分逾骨肉。久之。尝谒湖州崔使君,不得志,临发以书别之曰:“湾闻蓬莱山藏杳冥间,行可到,贵人门无媒通不可到;骊龙珠潜滉瀇之渊或可识,贵人颜无因而前不可识。自假道路,问津主人,一身孤云,两度圆月,载请执事,三趋戟门。信知庭之与堂,不啻千里。况寄食漂母,夜眠渔舟,门如龙而难登,食如玉而难得。食如玉之粟,登如龙之门,实无机心,翻成机事,汉阴丈人闻之,岂不大笑属溪上风便,囊中金贫,望甘棠而叹,自引分而退。湾白。”遂归会稽山阴别墅,其耿介类如此也。有集四卷,今传世。
观书有感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小雅 · 宾之初筵
《小雅·宾之初筵》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描写宴饮的场面,讽刺了酒后失仪、失言、失德的种种醉态,提出反对滥饮的主张。全诗五章,每章十四句。第一章描写初筵射礼;第二章描写百礼既至;第三章写饮酒渐多,由序而乱;第四章写酒后狂态;第五章以劝诫作结。诗中修辞丰富多彩,对醉态的描写十分精彩,用“屡舞仙仙”“屡舞僛僛”“屡舞傞傞”写初醉、甚醉、极醉之态,活画出一幅醉客图。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滕王阁序》笔力明快、风格清新、气势浩荡,堪称骈文典范之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妙法莲华经 · 药草喻品第五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为11世纪后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西厢记 · 第三本 · 第三折
[红上云]今日小姐着我寄书与张生,当面偌多般假意儿,原来诗内暗约着他来。小姐也不对我说,我也不瞧破他,则请他烧香。今夜晚妆处比每日较别,我看他到其间怎的瞒我?[红唤科]姐姐,咱烧香去来。[旦上云]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红云]今夜月明风清,好一派景致也呵! [双调][新水令]晚风寒峭透窗纱,控金钩绣帘不挂。门阑凝暮霭,楼角敛残霞。恰对菱花,楼上晚妆罢。 [驻马听]不近喧哗,嫩绿池溏藏睡鸭;自然幽雅,淡黄杨柳带栖鸦。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夜凉苔径滑,露珠儿湿透了凌波袜。 我看那生和俺小姐巴不得到晚。 [乔牌儿]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捱一刻似一夏;见柳梢斜日迟迟下,早道“好教贤圣打”。 [搅筝琶]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着云雨会巫峡。只为这燕侣莺俦,锁不住心猿意马。不则俺那姐姐害,那生呵!二三日来水米不粘牙。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拿。 姐姐这湖山下立地,我开了寺里角门儿。怕有人听俺说话,我且看一看。[做意了]偌早晚傻角却不来,赫赫赤赤,来。[末云]这其间正好去也,赫赫赤赤。[红云]那鸟来了。 [沉醉东风]我则道槐影风摇暮鸦,原来是玉人帽侧乌纱。一个潜身在曲槛边,一个背立在湖山下;那里叙寒温,并不曾打话。[红云]赫赫赤赤,那鸟来了。[末云]小姐,你来也。[搂住红科][红云]禽兽,是我,你看得好仔细着,若是夫人怎了。[末云]小生害得眼花,搂得慌了些儿,不知是谁,望乞恕罪![红唱]便做道搂得慌呵,你好索觑咱,多管是饿得你个穷神眼花。 [末云]小姐在那里?[红云]在湖山下,我问你咱。真个着你来哩?[末云]小生猜诗谜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准定扢扎帮便倒地。[红云]你休从门里去,则道我使你来。你跳过这墙去,今夜这一弄助你两个成亲。我说与你,依着我者。 [乔牌儿]你看那淡云笼月华,似红纸护银蜡;柳丝花朵垂帘下,绿莎茵铺着绣榻。 [甜水令]良夜迢迢,闲庭寂静,花枝低亚。他是个女孩儿家,你索将性儿温存,话儿摩弄,意儿谦洽;休猜做败柳残花。 [折桂令]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恁的般受怕担惊,又不图甚浪酒闲茶。则你那夹被儿时当奋发,指头儿告了消乏;打叠起嗟呀,毕罢了牵挂,收拾了忧愁,准备着撑达。 [末做跳墙搂旦科][旦云]是谁?[末云]是小生。[旦怒云]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知,有何理说![末云]呀,变了卦也![红唱] [锦上花]为甚媒人,心无惊怕;赤紧的夫妻每,意不争差。我这里蹑足潜踪,悄地听咱:一个羞惭,一个怒发。 [幺篇]张生无一言,呀,莺莺变了卦。一个悄悄冥冥,一个絮絮答答。却早禁住隋何,迸住陆贾,叉手躬身,妆聋做哑。 张生背地里嘴那里去了?向前搂住丢翻,告到官司,怕羞了你! [清江引]没人处则会闲嗑牙,就里空奸诈。怎想湖山边,不记“西厢下”。香美娘处分破花木瓜。 [旦]红娘,有贼。[红云]是谁?[末云]是小生。[红云]张生,你来这里有甚么勾当?[旦云]扯到夫人那里去![红云]到夫人那里,怕坏了他行止。我与姐姐处分他一场。张生,你过来跪着!你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夤夜来此何干? [雁儿落]不是俺一家儿乔作衙,说几句衷肠话。我则道你文学海样深,谁知你色胆有天来大? [红云]你知罪么?[末云]小生不知罪。[红唱] [得胜令]谁着你夤夜入人家,非奸做贼拿。你本是个折桂客,做了偷花汉;不想去跳龙门,学骗马。姐姐,且看红娘面饶过这生者![旦云]若不看红娘面,扯你到夫人那里去,看你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起来![红唱]谢小姐贤达,看我面遂情罢。若到官司详察,“你既是秀才,只合苦志于寒窗之下,谁教你夤夜辄入人家花园,做得个非奸即盗。”先生呵,准备精皮肤吃顿打。 [旦云]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则当报。既为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今后再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决无干休。[下][末朝鬼门道云]你着我来,却怎么有偌多说话![红扳过末云]羞也,羞也,却不“风流隋何,浪子陆贾”?[末云]得罪波“社家”,今日便早则死心塌地。[红唱] [离亭宴带歇指煞]再休题“春宵一刻千金阶”,准备着“寒窗更守十年寡”。猜诗谜的社家,拍了“迎风户半开”,山障了“隔墙花影动”,绿惨了“待月西厢下”。你将何郎粉面搽,他自把张敞眉儿画。强风情措大,晴干了尤云滞雨心,悔过了窃玉偷香胆,删抹了倚翠偎红话。[末云]小生再写一简,烦小娘子将去,以尽衷情如何?[红唱]淫词儿早则休,简帖儿从今罢。犹古自参不透风流调法。从今后悔罪也卓文君,你与我游学去波汉司马。[下] [末云]你这小姐送了人也!此一念小生再不敢举,奈有病体日笃,将如之奈何?夜来得简方喜,今日强扶至此,又值这一场怨气,眼见得休也。只索回书房中纳闷去。桂子闲中落,槐花病里看。[下]
地藏经 · 如来赞叹品第六
《如来赞叹品第六》出自佛教经典《地藏经》。在这一品中,世尊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以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众生,利益人天的福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