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周颂 · 赉
《周颂·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武王祭于周文王之庙时的乐歌,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它是古代大型乐舞《大武》中的一个乐章的歌辞。全诗一章,一共六句,写周武王伐殷克纣还都之后,在告庙仪式上宣布膺受先业,祈求天下太平。此诗通篇押韵,文辞质朴,是典型的周初诗歌风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贺新凉(戊戌生日用郑省仓韵)
问讯江南客。怕秋崖、苔荒诗屋,云侵山屐。留得钓竿西日手,梦落鸥傍鹭侧。倩传语、溪翁将息。四十飞腾斜暮景,笑双篷、一懒无他画。惟饱饭,散轻策。 世间万事知何极。问乾坤、待谁整顿,岂无豪杰。水驿山村还要我,料理松风竹雪。也不学、草颠诗白。自有春蓑黄犊在,尽诸公、宝马摇金勒。容我辈,醉云液。
左传 · 襄公 · 襄公五年
【经】五年春,公至自晋。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仲孙蔑、卫孙林父子会吴于善道。秋,大雩。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鄫人于戚。公至自会。冬,戍陈。楚公子贞帅师伐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齐世子光救陈。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陈。辛未,季孙行父卒。 【传】五年春,公至自晋。 王使王叔陈生愬戎于晋,晋人执之。士鲂如京师,言王叔之贰于戎也。 夏,郑子国来聘,通嗣君也。 穆叔觌鄫大子于晋,以成属鄫。书曰:「叔孙豹、鄫大子巫如晋。」言比诸鲁大夫也。 吴子使寿越如晋,辞不会于鸡泽之故,且请听诸侯之好。晋人将为之合诸侯,使鲁、卫先会吴,且告会期。故孟献子、孙文子会吴于善道。 秋,大雩,旱也。 楚人讨陈叛故,曰:「由令尹子辛实侵欲焉。」乃杀之。书曰:「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贪也。君子谓:「楚共王于是不刑。《诗》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讲事不令,集人来定。』己则无信,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夏书》曰:『成允成功。』」 九月丙午,盟于戚,会吴,且命戍陈也。穆叔以属鄫为不利,使鄫大夫听命于会。 楚子囊为令尹。范宣子曰:「我丧陈矣!楚人讨贰而立子囊,必改行而疾讨陈。陈近于楚,民朝夕急,能无往乎?有陈,非吾事也,无之而后可。」 冬,诸侯戍陈。子囊伐陈。十一月甲午,会于城棣以救之。 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梦微之
这首《梦微之》是白乐天在元微之离世九年后所作的一首七言律。其中颈联「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古往今来更不知有多少人为它而伤怀!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西元八〇一年),三十岁的白乐天在长安结识了二十三岁的元微之,他们为对方的文采精华而深深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赋。真是相见恨晚!为了实现古代仕人怀有的那份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二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试,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虽是个闲官,倒也可自得其乐。饮酒赋诗赏花听书,好个诗酒风流!直到元微之因敷水驿事件得罪宦官、被贬下放,白乐天以死上书无效。唐宪宗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元微之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白乐天被贬为江州司马,同是天涯沦落人!此后,二人只能互通书信、倾诉衷肠!唐文宗大和五年(西元八三一年),六十岁的白乐天正赋闲于东都洛阳,惊闻元微之病逝于武昌,悲痛不已!当元微之的灵柩运回老家陕西咸阳时,途径洛阳,白挥泪写下祭文。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梦中乐天与微之重逢,二人携手同游,他们可能意气风发地畅谈天下大事、黎明苍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风波、官场污浊;可能耻笑那魑魅小人、假义君子……可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泪水打湿了乐天的绢帕,老泪纵横也无心擦拭了。时年,乐天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想起了元微之当年还和过他的一首诗,诗中有这么两句:「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确实,生时不能相见,梦见还可以慰藉相思,梦不见是悲痛的!可是,死后故人梦更是痛彻心扉!明知此生不能再见,却又一遍遍回忆着逝去的时光,每每回忆一次,都是一遍强于一遍的无奈忧伤!死亡,切断了所有一切可能的念想!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乐天说他自己在漳浦这个地方已经生了几次病了,长安城草生草长不知不觉已有八个年头。时间蹉跎了芳华,元微之死后,乐天的一把老骨头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着长安城的草生草长。如果人的生命也能够像草生草长一样该多好,就像乐天十七岁时写下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乐天与元微之一别已是九年,而且还会有好几个九年,直到乐天也身赴黄泉。乐天的生老病死,已经没有了元微之的参与!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元微之埋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着他的身体,也许早已和泥化作尘土,乐天也只是顶着满头白发暂时居住在人间。乐天是一位「深入浅出」型的沉思者:孤高、正直、磊落、坦荡。这句话正是白诗在字面、形式上看似浅显,而情意、内涵甚深的表现。我想起了祖父,我那逝世不久的祖父。很多时候,在我们的亲人活着时,我们是羞赧于将悄悄写下的那些关于他们的赞美文字与人分享的,尤其是不愿让他们本人看到。而今,祖父魂归大地、深埋黄土,他在人间的最后一席之地只是水泥石碑下一方小小的骨灰盒,家人把祖父与已逝世十三年的祖母合埋了。写着这些文字时,我想起祖父总是在清明前后轻轻擦拭着太祖父、太祖母及祖母的祭框,擦着擦着就出神地望着。可是如今,他深埋地下,谁又来擦拭他崭新的祭框呢?有关祖父的一切,我再也不会知晓了。他早年因公致残的左腿,还会风湿发作吗?黄泉该是个湿冷的地方吧?想到这些,我已经受不住了。有句话是残忍的:「我们将会死去很久」。乐天写下这首诗时,身边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是敌人泛滥。拉法特曾说:「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乐天恰好不是个凡夫俗子,他一生的朋友是很多的,比如李商隐就是他的忘年交。也正因为如此,在时隔九年后,乐天的这份思友之情才愈显得弥足珍贵!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阿卫是元微之的小儿子,韩郎是元微之的女婿。他们都先后死去了,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道这些吗?高寿的乐天目睹了后辈们的离去。一方面,活着的人想要知道死去的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着的人总是念念不忘地将人世间的新鲜事儿祷告给死者,纵然知道是徒劳,还是怀着这份希望。《古诗十九首·其十四》中有言:「来者日以亲,去者日以疏」。当乐天看着去者已去经年,而来者亦已成去者,这是多么大的内心荒凉!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蝶恋花 · 画阁归来春又晚
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玉楼春 · 风前欲劝春光住
这是一首惜春的词作,由伤春而感伤自己年华流逝,表达了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愁闷之绪。 第一、两句,想要留住春光,然而已是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开头即点出伤春的意味,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接着似站在春天的角度说春不甘和落花一样随水而去,了无踪迹,只好暂且作粘于泥上的飞絮。「落花」、「飞絮」均为飘零之物,然在词人笔下,似落花流逝更快,而飞絮尚可在泥上暂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之不愿逝去的不甘和无奈。运用比喻,用春来比喻自己的青春年华,表达出想要留住青春之感。 五、六两句,看到镜中的华发,想自己年华流逝,自己不愿辜负青春,然而无奈的还是辜负了,一事无成,表达出因功业未就而人已老去,美好的青春理想破灭的浓浓愁绪。「梦回人远许多愁」梦中醒来,似已消愁,貌似洒脱,实则更为沉痛,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将这许多的愁都凝聚在风雨中的梨花之上,用风雨梨花象征自己的命运处境,含蓄动人。 全词新颖别致,显示出辛稼轩词于豪放之外的另一种风格。作者永远抱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即使她是那样渺茫、难以实现,然而他仍然执著地等待着!这就是爱国词人辛稼轩能创作出大量雄壮词篇的原因。
三十六计 · 胜战计 · 声东击西
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水浒传 · 第一百回 ·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瓘宋江同奏捷
话说太原县城池被混江龙李俊,乘大雨后水势暴涨,同二张、三阮,统领水军,约定时刻,分头决引智伯渠及晋水灌浸太原城池。顷刻间水势汹涌。但见: 骤然飞急水,忽地起洪波。军卒乘木筏冲来,将士驾天潢飞至。神号鬼哭,昏昏日色无光。岳撼山崩,浩浩波声若怒。城垣尽倒,窝铺皆休。旗帜随波,不见青红交杂。兵戈汩浪,难排霜雪争叉。僵尸如鱼鳖沉浮,热血与波涛并沸。须臾树木连根起,顷刻榱题贴水飞。 当时城中鼎沸,军民将士见水突至,都是水渌渌的的爬墙上屋,攀木抱梁。老弱肥胖的只好上台上桌。转眼间,连桌台也浮起来,房屋倾圯,都做了水中鱼鳖。城外李俊、二张、三阮,乘着飞江、天浮,逼近城来。恰与城垣高下相等。军士攀缘上城,各执利刃,砍杀守城士卒。又有军士乘木筏冲来。城垣被冲,无不倾倒。张雄正在城楼上叫苦不迭,被张横、张顺从飞江上城,手执朴刀,喊一声,抢上楼来。一连砍翻了十余个军卒。众人乱撺逃生。张雄躲避不迭,被张横一朴刀砍翻。张顺赶上前,胳察的一刀,剁下头来。比及水势四散退去,城内军民,沉溺的,压杀的,已是无数。梁柱、门扇、窗棂、什物、尸骸,顺流壅塞南城。城中只有避暑宫,乃是北齐神武帝所建,基址高固,当下附近军民,一齐抢上去,挨挤践踏,死的也有二千余人。连那高阜及城垣上,一总所存军民,仅千余人。城外百姓,却得卢先锋密唤里保,传谕居民,预先摆布,锣声一响,即时都上高阜。况城外四散空阔,水势去的快,因此城外百姓,不致湮没。 当下混江龙李俊,领水军据了西门。船火儿张横同浪里白跳张顺,夺了北门。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占了东门。活阎罗阮小七夺了南门。四门都竖起宋军旗号。至晚水退,现出平地。李俊等大开城门,请卢先锋等军马入城。城中鸡犬不闻,尸骸山积。虽是张雄等恶贯满盈,李俊这条计策也忒惨毒了。那千余人四散的跪在泥水地上,插烛也似磕头乞命。卢俊义查点这夥人中,只有十数个军卒,其余都是百姓。项忠、徐岳爬在帅府后傍屋的大桧树上。见水退溜将下来。被南军获住,解到卢先锋处。卢俊义教斩首示众。给发本且以府库中银两,赈济城内外被水百姓。差人往宋先锋处报捷。一面令军士埋葬尸骸,修筑城垣房屋,召民居住。 不说卢俊义在太原县,抚绥料理,再说太原未破时,田虎统领十万大军,因雨在铜鞮山南屯扎。探马报来,邬国舅病亡,郡主、郡马即退军到襄垣,殡殓国舅。田虎大惊。差人在襄垣城中传旨:“着琼英在城中镇守,着全羽前来听用。”并问:“为何差往襄垣人役都不来回奏?” 次日雨霁。平明时分,流星探马飞报将来说:“宋江差孙安、马灵,领兵前来拒敌。”田虎听报,大怒道:“孙安、马灵都受我高官厚禄。今日反叛,情理难容!待寡人亲自去问他。卿等努力,如有擒得二人者,千金赏,万户侯。”当下田虎亲自驱兵向前,与宋兵相对。北军观看宋军旗号,原来是病尉迟孙立、铁笛仙马麟。北阵前金瓜密布,铁斧齐排,剑戟成行,旗幡作队。那九曲飞龙赭黄伞下,玉辔金鞍银鬃白马上,坐着那个草头大王田虎。出到阵前,亲自监战。南阵后宋江统领吴用、孙新、顾大嫂、王英、扈三娘、孙立、朱仝、燕顺,兵马又到。宋江也亲自督战。 田虎闻说是宋江,方欲遣将出阵,擒捉宋江。只听得飞马报道:“关胜等连破榆社、大谷两个城池,西路卢俊义军马,又打破平遥、介休两县,被他引水灌了太原城池,城中兵将不留一个。右丞相卞祥扎寨绵山,与花荣等相持。被卢俊义从太原领兵,后面杀来。卞丞相当不得两面夹攻,大败亏输。卞祥被卢俊义活捉过阵去。卢俊义同关胜合兵一处,将沁源县围得铁桶相似。”田虎听罢,大惊无措。忙令传旨,便教收军,退保威胜城内。 当下李天锡等押住阵脚,薛时、林昕、胡英、唐昌保护田虎先行。只听的铜鞮山北,炮声振响,被宋江密教鲁智深、刘唐、鲍旭、项充、李衮统领精勇步兵,抄出铜鞮山北,分两路杀奔前来。田虎急驱御林军马来战。忽被马灵、孙安领兵马从东铲斜里杀来。马灵脚踏风火二轮,将金砖望北军乱打。孙安挥双剑砍杀。二将领兵突入北阵,如入无人之境,把北军冲做两截。北军虽有十万之众,被吴用筹画这三路兵马,横冲直撞,纵横乱杀。北军大败。杀得星落云散,七断八续。当下伪尚书李天锡等,保护田虎,望东冲杀逃奔。却被鲁智深等领着标枪团牌飞刀手,冲开血路,杀奔前来。又把李天锡、郑之瑞、薛时、林昕等军马,冲散奔西。田虎手下虽是御林军马,挑选那最精勇的,他们自来与官军斗敌,从未曾见有恁般凶猛的,今日如何抵当得住。 当下田虎左右,只有都督吴英、唐昌,总管叶清,及金吾较尉等将,领着五千败残军马,拥护奔逃。正在危急,忽的又有一彪军马从东突至。田虎见了,仰天大叹道:“天丧我也!”北军看那彪军马中,当先一个俊庞年少将军,头带青巾绩,身穿绿战袍,手执梨花枪,坐匹高头雪白卷毛马,旗号上写的分明,乃是:“中兴平南先锋郡马全羽”。那时叶清紧随田虎,看了旗号,奏知田虎。田虎传旨:“快教郡马救驾。”那全郡马近前,下马跪奏道:“臣启大王:甲胄在身,不能俯伏,臣该万死!”田虎前:“赦卿无罪。”全郡马又奏道:“事在危急,奉请大王到襄垣城中,权避敌锋。待臣同郡主,杀退宋兵,再请大王到威胜大内,计议良策,恢复基业。” 田虎大喜。传下令旨,即望襄垣进发。全郡马在后面抵当追赶的兵将。田虎等众,已到襄垣城下。背后喊杀连天,追赶将来。襄垣城上守城将士看见,连忙开城门,放吊桥。胡英引兵在前军士听见后面赶来,一拥抢进城去,也顾不得什么大王。胡英刚进得城门,猛听得一声梆子响,两边伏兵齐发,将胡英及三千余人,都赶入陷坑中去。被军士把长枪乱搠。可怜三千余人,不留半个。城中大叫:“田虎要活的!”田虎见城中变起,方知是计。急勒马望北奔走。红清、叶清拍马赶来。田虎那匹好马,行得快。张清、叶清领军士追赶不上,已离了一箭之地。只见田虎马前,忽地起阵旋风。风中见出一个女子,大叫道:“奸贼田虎,我仇家天妇,都被汝害了!今日走到那里去?”就女子身旁又起一阵阴风,望田虎劈面滚来。那女子寂然不见。田虎坐下马,忽然惊跃嘶鸣。田虎落马堕地。被张清、叶清赶上,跳下马来,同军士一拥上前擒住。 唐昌领众,挺枪骤马来救。张清见唐昌抢来,疾忙上马,拈一石子飞来,正中唐昌面门,撞下马去。张清大叫道:“我不是什么全羽,乃是天朝宋先锋部下没羽箭张清。”那时李逵、武松领五百步兵,从城内抢出来。二人大吼一声,把那殿帅将军金吾较尉等二千余人,杀的星落云散。张清刺杀了唐昌,缚了田虎,簇拥入城。闭了城门,待宋先锋杀退北兵,方可解去。鲁智深追赶到来。见田虎已捉入城去。鲁智深等复向西杀到铜鞮山侧。此时已是酉牌时分。 宋江等三路军马,与北兵鏖战一日,杀死军士二万余人。北军无主,四面八方,乱撺逃生。范美人及姬妾等项,都被乱兵所杀。李天锡、郑之瑞、薛时、林昕领三万余人,上铜鞮山据住。宋江领兵四面围困。鲁智深来报:“田虎已被张清擒捉。”宋江以手加额,忙传将令,差军星夜疾驰到襄垣,教武松等坚闭城门,看守田虎。教张清领兵速到威胜,策应琼英等。 原来琼英已奉吴军师密计、同解珍、解宝、乐和、段景住、王定六、郁保四、蔡福、蔡庆,带领五千军马,尽着北军旗号,伏于武乡县城外石盘山侧。琼英等探知田虎与我兵厮杀,琼英领众人星夜疾驰到威胜城下。是日天晚,已是暮霞敛彩,新月垂钩。琼英在城下莺声娇啭,叫道:“我乃郡主,保护大王到此。快开城门。”当下守城军卒,飞报王宫内里。田豹、田彪闻报,上马疾驰到南城。忙上城楼观看,果见赭黄伞下,那匹雕鞍银鬃白马上,坐着大王。马前一个女将,旗上大书“郡主琼英”。后面有尚书都督等官,远远跟随。只见琼英高声叫道:“胡都督等与宋兵战败,我特保护大王到此。教官员速出城接驾。” 田豹等见是田虎,即令开了城门,出城迎接。二人才到马前,只听马上的大王大喝道:“武士与寡人拿下二贼!”军士一拥上前将二人擒住。田豹、田彪大叫:“我二人无罪!”急要挣扎时,已被军士将绳索绑缚了。原来这个田虎,乃是吴用教孙安拣择南军中与田虎一般面貌的一个军卒,依着田虎妆束。后面尚书都督,却是解珍、解宝等数人假扮的。当下众人各掣出兵器。王定六、郁保四、蔡福、蔡庆领五百余人,将田豹、田彪连夜解往襄垣去了。城上见捉了田豹、田彪,又见将二人押解向南,情知有诈。急出城来抢时,却被琼英要杀田定,不顾性命,同解珍、解宝一拥抢入城来。守门将士,上前来斗敌,被琼英飞石打去,一连伤了六七个人。解珍、解宝帮助琼英厮杀。城外乐和、段景住急教军士卸下北军打扮,个个是南军号衣,一齐抢入城来,夺了南门。乐和、段景住挺朴刀,领军上城,杀散军士,竖起宋军旗号。 城中一时鼎沸起来。尚有许多伪文武官员,及王亲国戚等众,急引兵来厮杀。琼英这四千余人,深入巢穴,如何抵敌。却得张清领八千余人到来,驱兵入城。见琼英、解珍、解宝与北兵正在鏖战,张清上前,飞石连打四员北将,杀退北军。张清对琼英道:“不该深入重地!又且众寡不敌。”琼英道:“欲报父仇,虽粉骨碎身,亦所不辞。”张清道:“田虎已被我擒捉在襄垣了。”琼英方才喜欢。正欲引兵出城,也是天厌贼众之恶,又得卢俊义打破沁源城池,统领大兵到来。见了南门旗号,急驱兵马入城,与张清合兵一处,赶杀北军。秦明、杨志、杜迁、宋万领兵夺了东门,欧鹏、邓飞、雷横、杨林夺了西门,黄信、陈达、杨春、周通领兵夺了北门。杨雄、石秀、焦挺、穆春、郑天寿、邹渊、邹润领步兵大刀阔斧,从王宫前面砍杀入去。龚旺、丁得孙、李立、石勇、陶宗旺,领步兵从后宰门砍杀入去。杀死王宫内院嫔妃姬妾内侍人等无算。田定闻变,自刎身死。张清、琼英、张青、孙二娘、唐斌、文仲容、崔野、耿恭、曹正、薛永、李忠、朱富、时迁、白胜,分头去杀伪尚书、伪殿帅、伪枢密以下等众,及伪封的王亲国戚等贼徒。正是: 金阶殿下人头滚,玉砌朝门热血喷。莫道不分玉与石,为庆为殃心自扪。 当下宋兵在威胜城中,杀的尸横市井,血满沟渠。卢俊义传令:“不得杀害百姓。”连夜差人先往宋先锋处报捷。当夜宋兵直闹至五更方息。军将降者甚多。 天明,卢俊义计点将佐,除神机军师朱武在沁源城中镇守外,其余将佐,都无伤损。只有降将耿恭,被人马践踏身死。众将都来献功。焦挺将田定死尸驼来。琼英咬牙切齿,拔佩刀割了首级,把他尸骸支解。此时邬梨老婆倪氏已死,琼英寻了叶清妻子安氏,辞别卢俊义,同张清到襄坦,将田虎等押解到宋先锋处。卢俊义正在料理军务,忽有探马报来说:“北将房学度,将索超、汤隆围困在榆社县。”卢俊义即教关胜、秦明、雷横、陈达、杨春、杨林、周通领兵去解救索超等。 次日,宋江已破李天锡等于铜鞮山,一面差人申报陈安抚说:“贼巢已破,贼首已擒,请安抚到威胜城中料理。”宋江统领大兵,已到威胜城外。卢俊义等迎接入城。宋江出榜安抚百姓。卢俊义将卞祥解来。宋江见卞祥状貌魁伟,亲释其缚,以礼相待。卞祥见宋江如此意气,感激归降。次日,张清、琼英、叶清将田虎、田豹、田彪囚载陷车,解送到来。琼英同了张清,双双的拜见伯伯宋先锋。琼英拜谢王英等昔日冒犯之罪。宋江叫将田虎等监在一边,待大军班师,一同解送东京献俘。即教置酒与张清、琼英庆贺。当日有威胜属县武乡守城将士方顺等,将军民户口册籍,仓库钱粮,前来献纳。宋江赏劳毕,仍令方顺依旧镇守。宋江在威胜城一连过了两日。探马报到说:“关胜等到榆社县,同索超、汤隆内外夹攻,杀了北将房学度。北军死者五千余人。其余军士都降。”宋江大喜,对众将道:“都赖众兄弟之力,得成平寇之功。”即细细标写众将功劳,及张清、琼英擒贼首,捣贼巢的大功。 又过了三四日,关胜兵马方到。又报陈安抚兵马也到了。宋江统领将佐,出郭迎接入城,参见已毕,陈安抚称赞道:“将军等五月之内,成不世之功。下官一闻擒捉贼首,先将表文差人马上驰往京师奏凯。朝廷必当重封官爵。”宋江再拜称谢。 次日,琼英来禀,欲往太原石室山,寻觅母亲尸骸埋葬。宋江即命张清、叶清同去,不题。 宋江禀过陈安抚,将田虎宫殿院宇,珠轩翠屋,尽行烧毁。又与陈安抚计议,发仓廪赈济各处遭兵被火居民。修书申呈宿太尉,写表申奏朝廷。差戴宗即日起行。 戴宗擎齐表文书札,赶上陈安抚差的赍奏官,一同入进东京。先到宿太尉府前,依先寻了杨虞候,将书呈递。宿太尉大喜。明日早朝,并陈安抚表文,一同上达天听。道君皇帝龙颜喜悦。敕宋江等料理候代,班师回京,封官受爵。戴宗得了这个消息,即日拜辞宿太尉,离了东京。明日未牌时分,便到威胜城中,报知陈安抚、宋先锋。 陈瓘、宋江一面教把生擒到贼徒伪官等众,除留田虎、田豹、田彪另行解赴东京,其余从贼,都就威胜市曹斩首施行。所有未收去处,乃是晋宁所属蒲解等州县。贼役贼官,得知田虎已被擒获,一半逃散,一半自行投首。陈安抚尽皆准首,复为良民。就行出榜去各处招抚,以安百姓。其余随从贼徒,不伤人者,亦准其自首投降,复为乡民,给还产业田园。克复州县已了,各调守御官军,护境安民不在话下。 再说道君皇帝已降诏敕,差官赍领到河北,谕陈瓘等。次日,临幸武学,百官先集。蔡京于坐上谭兵,众皆拱听。内中却有一官,仰着面孔,看视屋角,不去采他。蔡京大怒,连忙查问那官员姓名。 正是:一人向隅,满坐不乐。只因蔡京查这个官员姓名,直教天罡地煞临轸翼,猛将雄兵定楚郢。毕竟蔡京查问那官员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临江仙 · 过眼韶华何处也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是王静安创作于光绪三十二年(西元一九〇六年)的作品,其收录在王静安的《人间词·甲稿》当中。 这虽然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词。但开头两句却是意味深长的低慨叹。「韶华」和「秋声」有一个鲜明的对比:「韶华」是「过眼」的韶华。而且是「何处也」;「秋声」是「萧萧」的秋声,而且是「又是」的再一次到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春去秋来本是自然的规律,但春天为什么总是那么虚幻那么短暂,而秋天为什么总是那么现实那么难以逃避。这两句,以极简洁的笔法拉开了「悲秋」的序幕。 「极天衰草暮云平」和王摩诘《观猎》的「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有些相似,一样是诗中有面。那画面的下部是枯黄色的无边衰草,上部是暗红色的一天乱云。夕阳染红了地平线上的云彩,从云层缝隙中洒出的霞光给那「一塔」和「孤城」的剪影勾出金色的光圈。这是一幅很有气势的横幅画面。「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那「漏」的金光云气、「枕」的居髙临下、「一塔」和「孤城」的肃静沉寂,在秋的荒寒和暮的昏暗衬托之下,透出了一种庄严肃穆之美。天地的寥廓,愈发衬托出人的渺小;天地的永恒,愈发衬托出人的无常。王国维则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孤独寂寞——「独立荒寒谁语」。这一句在这首以写景为主的词中,是意味深长的。「谁语」,是「向谁诉说」。显然作者有许多要说的话,但实际上却一句也没说。因为这里并没有一个理解他和倾听他的对象。他衹是回过头来继续写眼前景色,于是这些景色突然之间就似乎有了一种「造境」的迷离恍惚之致。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两句,在格律上有些问题。按照格律,此一体的《临江仙》下阕重头,也应是前边七个字后边六个字,如魏虔取《临江仙》上阕开头曰,「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下阕开头曰「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平仄格式完全相同。而王国维这首词上阕开头是「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下阕开头却是「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这是不合格律的。在《人间词》中,不合格律的地方并非衹有这一处。 「蓦」字强调一种突然产生的感觉。「宫阙峥嵘」,是指「孤城」中的「宫阙」。它虽然在红墙和烟雾的笼罩之中,似乎有些虚无缥缈,却仍然显得髙峻伟岸。而且,夕阳的那最后一点光线始终在宫阙「最髙层」徘徊不去,似有依依难舍之意。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都是远望,都写到斜阳下的景色。但比较而言,上阕的写景是比较客观的。而下阕的写景则展开联想。「宫阙」、「红墙」、「髙层」这些词语涉及到一个王朝。而那「红墙隔雾未分明」,一方面是说红墙和红墙中的宫阙看不清楚,一方面也可以说红墙中的某些事情外边的人分不清楚。比如,穷途末路的大清王朝还有没有转机,中国的未来向何处去。这一切,当时都在未知之数,所以是「未分明」。至于那「最髙层」的宫阙,它可以象征皇帝,可以象征清王朝,但也可以象征作者的某种理想。
出塞二首 · 和杨素 · 其二
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徵兵。 少昊腾金气,文昌动将星。 长驱鞮汗北,直指夫人城。 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 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雁声。 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 妖云坠虏阵,晕月绕胡营。 左贤皆顿颡,单于已系缨。 绁马登玄阙,钩鲲临北溟。 当知霍骠骑,高第起西京。
别房太尉墓
房太尉即房琯,他在唐玄宗来到四川时拜相,为人比较正直。至德二年(757年),为唐肃宗所贬。杜甫曾毅然上疏力谏,结果得罪肃宗,几遭刑戮。房琯罢相后,于宝应二年(763年)拜特进、刑部尚书。在路遇疾,卒于阆州。死后赠太尉(见《旧唐书·房琯传》)。两年后杜甫经过阆州,特来看看老友的坟,写下了此诗。 此诗是诗人经过阆州看望老友房琯之墓时创作,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和内心对国事的殷忧和叹息之情。全诗写得既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深沉含蓄。
风入松
危楼古镜影犹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识东西晋,想如今、也梦邯郸。缥缈神仙海上,飘零图画人间。 宝光丹气共回环。水弱小舟闲。秋风难老三珠树,尚依依、脆管清弹。说与霓裳莫舞,银桥不到深山。
壬辰寒食
这首五言律诗是作者在为父亲扫墓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意欲归隐的愿望。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全诗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