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左传 · 桓公 · 桓公十五年
【经】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三月乙未,天王崩。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五月,郑伯突出奔蔡。郑世子忽复归于郑。许叔入于许。公会齐侯于艾。邾人、牟人、葛人来朝。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衰,伐郑。 【传】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六月乙亥,昭公入。 许叔入于许。 公会齐侯于艾,谋定许也。 秋,郑伯因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 冬,会于衰,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
戚氏
此词为抒写羁旅行役情怀的代表作。全词三阕。首阕叙述晚秋行旅的悲凄。以微雨、疏菊、零梧、残烟等关合秋景的意象,描摹驿馆庭轩荒寂、冷落之境。中阕再叙长夜幽思,承首阕「夕阳」而转入「更阑」,暗示彻夜失眠,以「孤馆度日如年」概括首阕之凄楚悲感的沉郁、深长。尾阕是对年少风流旧游的回忆和对名禄羁绊的苦闷:前者以热笔写未名未禄的「暮宴朝欢」,後者以冷笔写利名萦绊的「空惨愁颜」,而藉漏箭、轻寒、角声点染旧游梦破,抱影无眠的愁惨悲寒的气氛。全词铺叙展衍,结构缜密,抒情酣畅,藉景点染,将今日的黄昏之悲、长夜之苦与往日的「暮宴朝欢」之乐交错映现,突出今昔剧变的苍凉之感。
摸鱼儿 · 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此词写于临安沦陷后,描写作者重游故都与同年徐云屋相逢和客中送别的情景。本词虽写别情,同时也融进了作者的身世之慨。上片伤春。“怎知”四句写暮春故友相逢,追忆往昔。“休回首”七句辞意顿折,东风、细雨、断桥依旧,而重归临安之人却已憔悴衰弱,流露出今昔盛衰之感和故国兴亡之恨。 下片送别。“君且住”八句写“剪韭”话别,“且住”者,挽留殷切;“草草”句写出朋友情感的随意亲切。“前宵”三句插补出前晚“且尽尊酒”的深杯纵饮,在极乐的外表下隐藏着深沉的悲苦。“空皱眉”三句又折回“剪韭”宴别,写朋友尊前诀别,“白发”相对,而“人人有”三字则将朋友双方时世飘沦之感,推广开来,概括了南宋亡后众多士人的时代性心态。“临分”四句以“叹”勾连今昔,怀念昔日谈笑论文,清狂赏曲,今日却憔悴悲歌,遂发出“此会何时又”的期盼,而从这种期盼中却隐然透露出“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的悲凉与失落。通观全篇,可谓三问三致意。本词不同于刘辰翁前几首词作,写得疏快遒劲,词锋所至,力透纸背。
赠从弟
陈柞明评论刘桢的诗,用了「翠峰插空,高云曳壁」的精妙比喻(《采菽堂古诗选》)。《赠从弟三首》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赞美。作为咏物诗,这三首对蘋藻、松柏、凤凰虽然着笔不多,却都是画龙点睛,使它们个个风骨棱然。这正是诗人自身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怀抱的写照。倘若他自身没有这种「挺挺自持」的气骨,就不能将这类无情之物铸造得如此「高风跨俗」、富有生气。
木兰花令 · 次马中玉韵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一首作答词。上阕先表达了对友人的难捨难分之情,後用诙谐语气调侃友人,安慰对方;下阕主要描写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友人的赠行词相呼应。全词表现了词人的挚爱之情,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是借乐府古题以及古老的渡河故事写下的一首狂放而怫郁的悲歌。诗中描述一狂夫不顾河水汹涌只身过河,他的妻子在后边呼喊着却不能阻止,狂夫坠河溺水而死的场景,表现了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全诗描写生动,气势磅礴,体现了浓郁的悲壮色彩。
踏莎行
本篇为端午节感梦之作。上片虽为梦境所见,却几疑真见其人,至过片才点明「午梦」,这也是吴文英感梦词惯用手法。上片写苏州姬妾午睡之美态。上片一句一态,五层铺叙,从形、色、香、态、情诸侧面勾画出一幅端午美人午睡图,而「空」,「愁」二字则透露出苏州姬妾离异后的孤寂无聊,无心歌舞,也无绪梳妆和对词人依然怀有相思旧情,曲折地显现出词人失掉苏州姬妾后的眷恋和伤感。下片写梦醒哀怨。「午梦」二句写正午梦入千山远寻苏州姬妾。「香瘢」句插补梦境中腕系红丝,斑痕新褪之状。「隔江」二句写雨声、风声、落叶声,意境空灵,又如梦一般飘忽,流露出依然羁旅漂泊的悲秋一样的悲怨与幽恨。
南乡子
这首词是陆游奉调入京、即将离开成都时的作品。既写出对故乡的怀念,又流露了对成都的无限留恋。上阕是想见归途中的情景。水驿江程,芳洲系缆。斜阳夕照,烟树参差。下阕推想重返故乡的境况。愁鬓点霜,故交零落,凄凉况味,反觉不如他乡矣。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全词意境幽美,景色如画。委婉清丽,含凄无限。
踏莎行
此词为春日送别相思之作。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情似”二句互文生义,以暮春时节漫空飘荡,扑面而来的游丝与柳絮为喻象,极为贴切地传达出神魂不定之离人茫然失落之别绪。“泪珠阁定空相觑”,两双满含泪珠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彼此相觑。“一溪”二句写离人乘舟远去,怨无情之柳的冷漠,映有情之人的无奈。 下片写别后相思。“雁过”二句写兰舟去后,斜阳夕照、雾笼沙洲的暮霭苍茫的景象。“如今”句则以“愁无数”点明相思离愁之深重。“明朝”二句撇去“明朝”而写“今宵”,却以“今宵”生发“明朝”之无限:强调眼前相思离愁深重难熬,如何度过今宵?感情层层推进如波澜起伏,真挚而婉曲。
西厢记 · 第四本 · 第四折
[末引仆骑马上开]离了蒲东早三十里也。兀的前面是草桥,店里宿一宵,明日赶早行。这马百般儿不肯走。行色一鞭催去马,羁愁万斛引新诗。 [双调][新水令]望蒲东萧寺暮云遮,惨离情半林黄叶。马迟人意懒,风急雁行斜。离恨重叠,破题儿第一夜。 想着昨日受用,谁知今日凄凉? [步步娇]昨夜个翠被香浓熏兰麝,欹珊枕把身躯儿趄。脸儿厮揾者,仔细端详,可憎的别。铺云鬓玉梳斜,恰便似半吐初生月。 早到也,店小二哥那里?[小二哥上云]官人,俺这头房里下。[末云]琴童接了马者!点上灯,我诸般不要吃,则要睡些儿。[仆云]小人也辛苦,待歇息也。[在床前打铺做睡科][末云]今夜甚睡得到我眼里来也! [落梅风]旅馆欹单枕,秋蛩鸣四野,助人愁的是纸窗儿风裂。乍孤眠被儿薄又怯,冷清清几时温热! [末睡科][旦上云]长亭畔别了张生,好生放心不下。老夫人和梅香都睡了,我私奔出城,赶上和他同去。 [乔木查]走荒郊旷野,把不住心娇怯,喘吁吁难将两气接。疾忙赶上者,打草惊蛇。 [搅筝琶]他把我心肠扯,因此不避路途赊。瞒过俺能拘管的夫人,稳住俺厮齐攒的侍妾。想着他临上马痛伤嗟,哭得我也似痴呆。不是我心邪,自别离已后,到西日初斜,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则离得半个日头,却早又宽掩过翠裙三四褶,谁曾经这般磨灭? [锦上花]有限姻缘,方才宁贴;无奈功名,使人离缺。害不了的愁怀,恰才觉些:撇不下的相思,如今又也。 [幺篇]清霜净碧波,白露下黄叶。下下高高,道路曲折;四野风来左右乱踅。我这里奔驰,他何处困歇? [清江引]呆答孩店房儿里没话说,闷对如年夜。暮雨催寒蛩,晓风吹残月,今宵酒醒何处也? [旦云]在这个店儿里,不免敲门。[末云]谁敲门哩?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我且开门看咱。这早晚是谁? [庆宣和]是人呵疾忙快分说,是鬼呵合速灭。[旦云]是我。老夫人睡了,想你去了呵,几时再得见,特来和你同去。[末唱]听说罢将香罗袖儿拽,却原来是姐姐、姐姐。 难得小姐的心勤! [乔牌儿]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绣鞋儿被露水泥沾惹,脚心儿管踏破也。 [旦云]我为足下呵,顾不得迢递。[旦唧唧了] [甜水令]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离别,可怜见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虽然是一时间花残月缺,休猜做瓶坠簪折。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外净一行扮卒子上叫云]恰才见一女子渡河,不知那里去了?打起火把者。分明见他走在这店中去也,将出来!将出来![末云]却怎了?[旦云]你近后,我自开门对他说。 [水仙子]硬围着普救寺下锹镬,强当住咽喉仗剑钺。贼心肠馋眼恼天生得劣。[卒子云]你是谁家女子,夤夜渡河?[旦唱]休言语,靠后些!杜将军你知道他是英杰,觑不觑着你为了醯酱,指一指教你化做膋血。骑着匹白马来也。 [卒子抢旦下][末惊觉云]呀,原来却是梦里。且将门儿推开看。只见一天露气,满地霜华,晓星初上,残月犹明。无端燕鹊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剌剌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 [得胜令]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絮叨叨促织儿无休歇,韵悠悠砧声儿不断绝。痛煞煞伤别,急剪剪好梦儿应难舍;冷清清的咨嗟,娇嘀嘀玉人儿何处也! [仆云]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末云]店小二哥,还你房钱,鞴了马者。 [鸳鸯煞]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仿佛人呜咽。斜月残灯,半明不灭。畅道是旧恨连绵,新愁郁结;别恨离愁,满肺腑难淘泻。除纸笔代喉舌,千种相思对谁说。[并下] [络丝娘煞尾]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六节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问刘十九
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以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体现了朋友间真诚亲密的感情。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折杨柳枝歌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敕敕和力力,女子临窗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
水调歌头 ·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
此词以“恨”字为主题,来發泄词人对当权者的愤恨。上阕开头直写“长恨”,这就是说怨恨的心情无法消除。再加上“复长恨”表示对各种反动势力的愤恨更深远。紧接连用三个典故说明:自己贞洁的情操好比兰蕙,刚毅正直好比秋菊,用清水浊水表明对是非善恶的态度。下阕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毫发常重泰山轻”本末倒置的怪现象,因此决心“归与白鸥盟”。全词语言爽利,沉雄激昂,词人刚毅不屈的品德与愤世疾俗的壮语贯通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