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寒菊
这首七言绝句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好事近 ·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宋乾道九年(1173),词人出使贺金主世宗生辰,这首词作于金宫廷赐宴之后。上阕化用安史叛军强令梨园子弟奏乐典故,喻自己使金廷赴宴,梨园声在而江山易主,无比沉痛。下阕开头两句写亡国后,杏花也愁,只能“傍野烟”而发。当年“御沟”水断,不愿再以“呜咽”之声益增民之悲痛。下阕四句,均为象征性描述,深刻地展现了恢复故土的愿望。这首词运用典故,凭借形象,表达了作者感时忧国的情怀。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首诗为组诗第二十五首,写于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用梅子、杏子、麦花、菜花,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最后一句以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金刚经 · 第三十品 ·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 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 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庆清朝 · 题王酉室半偈盦图
青桂连蜷,一袈裟地,佛龛雕缕如新。白毫弹指非非,梦亦成尘。赢得后来好事,一图分作两家春。今犹昔从来大隐,都住金门。 此日停云群从,论休承才调,数道君身。祖庭爱士,泃濡欲湿枯鳞。苦叹焦桐未遇,殷勤为拂爨余痕。投珠恨,转成佳话,翻尽陈因。
调张籍
《调张籍》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载于《全唐诗》卷三四〇。此诗热情地赞美盛唐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作者对他们的高度倾慕之情。全诗笔势波澜壮阔,恣肆纵横,充满了探险入幽的奇思幻想。诗文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奔流直下,而其中又曲折盘旋,激溅飞泻,变态万状,产生令人心摇意骇、目眩神迷之效果。
声声慢 · 寿魏方泉
莺围橙径,鲈跃莼波,重来雨过中秋。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宿舂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畴。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 应是香山续梦,又凝香追咏,重到苏州。青鬓江山,足成千岁风流。围腰御仙花底,衬月中、金粟香浮。夜宴久,揽秋云、平倚画楼。
天仙子 ·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这首词是张先的佳作,也是宋词名作。此词内容平泛,描写作者在嘉禾做小官时的平常生活。上阕写送春伤别、低徊往事的心绪。听歌饮酒欲解愁,愁不可解,而惜春伤别情绪愈益增重,末句点出原委。「空」字写出襟怀之寥落孤寂。下阕以周围环境和景物予以烘染。禽鸟成双,而作者却形单影只,孤寂萧索,则隐然暗示出对青春年华情侣燕尔的往事之追忆。花月弄影,由反面衬跌;垂帘挑灯,风紧人静,作正面渲染。收拍绾合惜春伤离,馀韵不尽。「云破月来花弄影」句,下字精美,意境高妙,一向传诵人口。《后山诗话》云:「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
国风 · 鄘风 · 载驰
《国风·鄘风·载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春秋时期许穆夫人的作品,作于卫文公元年(公元前659年),是卫国被狄人占领以后,许穆夫人赶到曹邑为吊唁祖国的危亡而作。全诗四章,一、三章各六句,二、四章各八句。第一章交代本事;第二章开始写诗人内心的矛盾;第三章矛盾渐渐缓和,诗的节奏渐渐放慢;第四章写夫人归途所思。此诗在强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显示了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国风 · 唐风 · 鸨羽
《国风·唐风·鸨羽》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反徭役剥削和压迫的诗作,写农民长期服役,不能耕种以养活父母,以诗表示抗争。全诗三章,每章七句,风格顿挫悲壮。
庄子 · 杂篇 · 盗跖
《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馀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
生查子 · 陌上郎
此词运用将物拟人、以物语言己情的手法,以「艣语」谴责、批判了玩弄女性的负心之徒,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女子予以深切同情。 起首两句,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沧江烟雨送别图。在一派烟雨之中,那艘轻捷的船儿离开渡口,径直地渡过沧江,消失在迷茫的远方。这里,词人没有直接去写送者和行者,更没有直接去写送者的悲恸和行者的决绝,而衹以津、舟、江、雨所组成的浑茫开阔的图画把二者都包容在其中。词人在「度」之前加一「径」字,大有深意,尤言即使是妻悲女啼,情意绵婉;即使是气候恶劣,雨急浪险,船还是一点也不犹豫,一点也不留恋地径直而去。 以下两句,词人采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出人意料地把双艣摇动时连续而又低沉的鸦轧声当作触媒,产生「荒诞」而又入情的设想。连这本无生命,本无感情的「双艣」。 过片为「艣」「人语」之内容,实际上也就是词人的内心独白 。前两句用典 ,以对偶句出之。刘向《列女传》:鲁人秋胡外出作官,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悦之,以金引诱,遭妇坚拒,回家後始知为其妻。这里借秋胡以指那些用情不专、二三其德的男了。又《太平寰宇记·卷一百〇五·〈太平州·当涂县〉》载:「望夫山,在县西四十七里。昔人往楚,累岁不还 ,其妻登此山望失,乃化为石。」这里指纯朴坚贞、忠于爱情的妻子。这两个各自独立完整的故事 ,现在被词人借双橹之「口」把二者并列在一起,顿时就产生极为强烈的效果 :一方无行,一方痴情;一方薄幸,一方坚贞。最后两句,以反诘的形式诚挚委婉地劝慰负心汉,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词人在「何物系君心」这一问之中,已经包含了对负心丈夫的谴责。接着,又以家中还有刚刚能够扶着床沿走路的三岁女儿来进行再一次的劝喻,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女冠子 · 鸡苁菌
报春花妥。碧鸡春影初破。焙茶新火。旅厨先试,玉瀣奇珍,灵芝仙朵。 丹炉阳未锁。却抖剑尘,天末散星匀播。渐琼浆、蒸起金茎,瑶笋化来千个。 巍楼望断滇池舸。正云腴浓隽,味胜麻菰颇。浙南江左,笑冻香寒俭,羞争山货。 还须消茗沱。卤酒换归休晚,且凭吟和。怕荒伧蒙懂,杀将风景,渍成鸡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