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人月圆 · 卜居外家东园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描写与尘世隔绝的乡村隐居生活。曲中流露出,主人公虽然人在山村,远离红尘,但内心并未完全超然。 第一句「重冈已隔红尘断」,就表明他深知尘世的艰辛,曾经历过尘世的坎坷。如今一切都被隔在山的那边了。他已经选择了与世无争的乡居生活,决意饱览山村美景,做一个超凡的人。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对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没有任何一字提及诗人对当时的元朝暴政的不满之情。但细细咀嚼,又字字句句语含沉痛,蕴藏着对暴政的不满之意。虽不言情,但通过写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满了诗人悲愤之情,情深意挚,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首小令的上半阕,写他为什么要「卜居外家东园」。「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这就是诗认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优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阕写移居新环境中的新生活,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作为平民种木、种谷之类的事,不幹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体力劳动,所以「十年种木,一年种谷」的体力劳动,全都交付给子女去幹。而自己呢?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这是诗人晚年的生活写照。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此诗是唐代诗人岑参送别封常清西征之作,是写边地战争的诗歌。诗中直写军情战事,写战局之凶险与气候之严酷,反衬出唐军誓师出征之声威与高昂士气,表现出全军将士坚韧不拔、雄视一切的豪迈气概。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全诗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多样,结构严谨,抑扬顿挫,情调激昂,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直接从白云入手,择取刘十六自秦归隐于楚的行程落笔,写白云随他渡湘水,随他入楚山里,最后祝愿他高卧白云,从白云始,以白云终,以白云形象象征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的隐者品格,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以及刘十六高洁人格的赞赏之意,隐含了作者与腐败政治的决裂之情。全诗采用歌行体形式,句式上又多用反复、顶真的修辞手法,具有民歌复沓歌咏的风味,加上诗人情真意切,使得整首诗意蕴丰富,诗情摇曳,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好事近 · 舆中杂书所见得四阕
此词描写秋日旅行,舟行后乘舆,舆行后又乘舟,点染途中山水景物,遂觉无枯寂之色。“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情景俱佳,极富情致。全词写秋景而不落俗套,独具特色。
浪淘沙慢
这首词是抒写对所恋秦楼歌妓相思、愁戚之作。全词两片。上片以“梦觉”、“酒醒”写离别后羁旅江乡的忧戚,穿插寒灯、空阶、夜雨之意象加以烘染,构成寒瑟、空寂、暗淡的夜境,显示出词人孤独煎熬的寂寞与悲戚。下片从上片“忧戚”转入“愁极”,承“从前欢会”而追思往昔热恋情景。接着又感叹“无端自家疏隔”,揭明造成今日忧戚、疏隔,还是“自家”的因循宦途所致,颇有自责自悔之意。词人于愁极无奈中,生出对未来欢聚之期愿:悬想虚拟将来重逢团聚之时,再细说我而今“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之情景。这首词的特点是将相思离别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没有一点含蓄,这种露骨地表达感情的方式显然受到民间俚曲的影响。
金陵望汉江
《金陵望汉江》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主要描绘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全诗用典自然、文辞大气、气势磅礴,最后诗中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喻言江汉宁静,地无巨寇,则王者之征伐可除也”的理想。
琐窗寒 · 三叠豁轩韵
梦醒春回,房栊寂寂,彩云飞远。罗窗镇掩,懊恼流莺空唤。 记三生钗钿誓盟,此情海水量深浅。到如今赢得檀奴哀什,素屏题遍。 发短,遗簪恋。况等是惊弦,劫馀哀雁。尘缘撒手,恁便玉京先返。 断肠人春心渐灰,旧时月色应照见。纵桃花赚入天台,肯吃胡麻饭?
中吕 · 普天乐
十月六日,云窝主者设燕于清香亭,侑巵者东平玉无瑕张氏也。酒半,张氏乞予乐章,为赋《双飞燕》调,俾度腔行酒,以佐主宾之欢。 玉无瑕,春无价,清歌一曲,俐齿伶牙。斜簪鬀髻花,紧嵌凌波袜,玉手琵琶弹初罢。怎教他,流落天涯,抱来帐下。梨园弟子,学士人家。
怨歌行
这首咏史政治诗通过叙述周公诚心辅佐周武王、周成王,但忠而被疑这段史实抒发了诗人自己也不被理解,忠而被疑的痛苦,并希望魏明帝也如成王一样能够感悟。该篇只叙史实,对诗人自己所要表现的感情不作正面描写,显得含蓄蕴藉,韵味隽永。
孙子兵法 · 军争篇
《孙子兵法·军争篇》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讲的是“凡用兵之法”。通过军队对“利”的看重,进行一步步的分析,提出了“风林火山”等概念。从军队的立命之本谈起,一点点引出自己的观点。
绝句四首(其一)
此诗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堂西的竹笋,堑北的行椒,园中的梅子,堂前的松树。诗人处在这远离闹市的幽静环境之中,因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草堂的爱赏,以及他对生活的朴素的要求。他久经奔波,只要有一个安身之地就已经满足了。显然,这首诗虽属赋体却兼比兴,于平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以作为组诗之纲。当时杜甫因好友严武再镇而重返草堂,足证严武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这里他所想到的草堂的座上宾都不是严武,而是普普通通的朱老和阮生。这就可见诗人当时的心境和志趣了。
送人东游
此诗写送别,“浩然离故关”一句确立了诗的基调,由于离人意气昂扬,就使得黄叶飘零、天涯孤棹等景色显得悲凉而不低沉,因而慷慨动人。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虽是在秋季送别,却无悲秋的凄楚。全诗意境雄浑壮阔,慷慨悲凉,有秋景而无伤秋之情,与人别而不纵悲情,毫无作者“花间词派”婉约纤丽的文风。
南乡子 · 为亡妇题照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是一首为悼念亡妻而作的词,词中不仅表现了他对卢氏的怀念和深沉的爱,而且也流露出他厌弃尘俗的哀伤心绪。这首词真实地抒写由悼亡伤逝与离世超尘相交杂而产生的痛切之感。
庆宫春
本词写境空阔清远,写情超旷秀逸。「暮愁」句,暮霭生愁、渐渐充满空阔的天地;需要轻灵的天使,故有「呼我」句,呼唤鸥鸟愿与它结盟隐逸,它翩翩飞舞似欲降下,却又背人转身掠过树梢远去;需要时间的延伸,故有「那回」二句,那次归返吴兴,荡开云雾寒雪,乘着孤舟连夜启程。然而种种挣扎皆归为虚无。过阕以「伤心」三句作收束,伤心往事今又重见,依稀隐约的是秀眉一样连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低压」二字即是对现况的凝练概括,自此引出下阕。 采香径里正是早春寒冷,词人婆娑起舞,独自放歌谁来回应?在垂虹桥头向西遥望,孤舟御风引领我飘然远行,这真是平生难以遏止的豪情逸兴!待「我」酒醒顺波舟行已渐远,正凝神思念,她耳戴明珠闪闪,足裹素袜纤纤,如今美人何在?词人不仅有「暮愁」,便呼「盟鸥」,「春寒」亦能「自歌」的洒脱超逸情怀,而且更有「重见」时的「伤心」、「酒醒」后的「凝想」,这种时代赋予他的忧郁感,虽然深刻而又持久,却正在其一张一弛、一儒一道的天才笔法中得到了缓冲和稀释。
点绛唇 · 试灯夜初晴
此词为元宵前夕正月十三观灯怀人之作。上片写月夜观灯。“卷尽”二句写小雨初晴的月夜之景。“素娥”想象小雨淋漓,月里嫦娥仿佛刚刚梳洗过,正以妩媚新艳的姿容俯视人间佳节。“暗尘”二句,兼融小雨与月光,构成澄明酥润的境界。下片写重游元宵灯会之感。此次重来身单影孤,情侣无踪,烦闷无聊,观灯无趣,遂独返小楼,熏被而眠。此实为逃避灯月辉煌之元宵盛会,欲入酣眠忘掉昔日之欢与今日之悲。“春梦”句辞意顿折,睡眠亦无法逃避今日悲欢之骚扰。“春梦笙歌”之欢乐更唤起词人失去昔日欢乐之痛楚和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