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上林赋
《上林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是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有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作品描绘了上林苑宏大的规模,进而描写天子率众臣在上林狩猎的场面。作者在赋中倾注了昂扬的气势,构造了具有恢宏巨丽之美的文学意象。此赋是表现盛世王朝气象的第一篇鸿文。
最高楼 · 其一 · 壬寅生日
溪南北,本自一渔舟。烟雨几盟鸥。白鱼不负鸬鹚杓,青蓑不减鹔鹴裘。怎无端,贪射策,觅封侯。 既不似、古人能识字。又不似、今人能识事。空老去,自宜休。帝乡五十六朝暮,人间四十四春秋。问何如,茅一把,橘千头。
史记 · 三十世家 · 楚元王世家
《楚元王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本篇虽名为《楚元王世家》,但实际上记述了西汉初年刘姓楚国和赵国的兴衰历史。楚国的始封国君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弟楚元王刘交;赵国的始封国君是高祖的亲家张耳,后传子张敖。后高祖封三子刘如意为赵王,吕后专制时先后封刘友、刘恢、吕禄为赵王。文帝时封刘友子刘遂为赵王。
雨中花令 · 浙人江印舸取庄周动与阳同波语,自署所居曰阳波阁。远道以图乞题,借赵长卿韵
竹柏交加千万树。春事已伤迟暮。绕屋芙蕖,浮船瓜蔓,梦到山阴去。 动静阴阳皆有助。闲居自然堪赋。伫望停云,吾庐安在,惭咏陶潜句。
水调歌头 · 焦山
《水调歌头·焦山》是南宋词人吴潜的作品。这首词由写景、怀古、抒情三者组成,层层生发,一气呵成,显得十分自然。作者用明净、圆熟的语言,创造了一个高远、清新的意境,表现了豪迈、开朗的胸襟。
途中寒食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 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圆觉经 · 清净慧菩萨
《圆觉经》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简称,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佛教大乘之经典。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分作序、正、流通三分,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本章节为清净慧菩萨所请教的问题,以及佛陀的回答。说明圆觉自性平等无差,因人修证觉悟的境界不同,所以存在不同的觉性差别。
大酺
有田不归,如江水,东坡亦可怜者。村村啼布谷,正留犁风起,僧衣全画。 雨片如烟,鞭声若鼓,浅瀫轻浮秧马。踏芳剩宛转,似丈人荷筱,樊迟学稼。 把齐民要术,豳风杂咏,共老农话。 秋成看䆉稏,脱青蓑,泥饮瓜棚下。更打叠、稚子侯门,山妻酿酒,骑牛小、结鸡豚社。 约投闲他日,共筑个,溪南茅舍。将桑枳,从新写。归田录罢,颓然美睡帘罅,听他香稻轻打。
迷仙引
此词是北宋词人柳永代替妓女吐诉心曲作的一首词。前阕用虚笔,回首往事,写歌妓对声色生涯的厌倦;後阕为实写,诉说求脱苦海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词情感真挚,语语动人,体现了作者对歌妓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周官
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周官即为《尚书·周书》中的一篇。(“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
太常引 · 晚来风起撼花铃
上阕用风吹护花铃声,泉声雨声的“不堪听”去衬托。下阕则径自写怀。结处说不甚分明的梦境或可宽解,但恼人的声响又催人梦醒,这就加倍地写出“无聊心绪”的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