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桃花源诗
《桃花源诗》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附于《桃花源记》之后的一首五言诗,诗与记珠联璧合,又相互独立,并无重复之感。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从现实社会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难出发,结合传说中的情形,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
岁晚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周易 · 鼎卦
离上巽下,元吉,亨。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高阳台 · 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此词为登楼感怀之作,写于作者晚年重返临安,与朋友聚会丰乐楼观览西湖胜景和杭州歌舞繁华之际。上片写登楼。“修竹”五句追叙登楼之始,写词人骑马穿修竹,驻马于垂杨,登丰乐楼而凭栏眺望,构成具有跳跃性和连续性的画面转移,“山色谁题”二句,以一问一叙方式,展现出楼前雁阵横空,斜书雁字,为湖山美景添色增彩的图景。“东风”五句辞意陡转。 下片写伤春。以“不在高楼上”承上转下,以空灵的笔致将伤春之情扩大到灯前、雨外、临流之境界,想象夜雨孤灯之不寐者,想象游船临流之憔悴者,流露出春日怀人思旧的感伤。“飞红”二句更入虚幻之境,构思新颖、意象奇丽,透露出落花无奈鱼儿愁的凄艳、惶惑,象征了西湖美景之凋逝,也象征了南宋临安春意之消亡。最后“莫重来”三句写怕再重来临安,竟是柳絮吹尽,泪洒平芜的春亡景象,发出了忧时伤世之音,深婉沉郁,情景悲慨。此词为即席分韵之词,寄情如此,实为罕见,可知词人已是触处皆痛,真情自溢。
御街行 · 前时小饮春庭院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词人在一次酒筵歌席之后追忆分别的情人,惹动了痴念之情,以至于非常后悔放手让她离开;下片写词人因为想念情人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全词文思细密,结构谨严,叙事曲折却一丝不乱,又能在层层铺叙中笔笔带情,层层相扣,一波三折,曲尽其意。
绛都春 · 东君运巧
东君运巧。向枝头点缀,琼英虽小。全是一般,风味花中最轻妙。横斜疏影当池沼。似弄粉、初临鸾照。众芳皆有,深红浅白,岂能争早。莫厌金樽频倒。把芳酒赏花,追陪欢笑。有愿告天,愿天多情休教老。奇花也愿休残了。免乐事、离多欢少。易老难叙衷肠,算天怎表。
妙法莲华经 ·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简称《法华经》,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为11世纪后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法华经。
国语 · 越语上 · 勾践灭吴
本文选自《国语·越语上》,记述的是春秋末期吴越争战的著名历史事件。越王勾践在与吴王夫差的战争中被击败后,以各种屈辱的条件向吴国求和。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忠告,却听信了被越国贿赂的太宰豁的谗言,准许了越国的求和,使勾践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经过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准备之后,率领军队进攻吴国,吴国因此而亡。 文章一落笔直写勾践。勾践失败后,正率五千残兵退守于会稽山上。这时的他,是一位失败后痛定思痛、盼望雪耻复国的君主。全文分三部分,紧紧围绕勾践誓雪国耻这一主要的性格特征展开描写。首先写勾践同吴国求和,突出了他痛下决心、希望东山再起的一面。其次,写勾践为打败吴国所进行的多方面的准备。最后,写勾践出征灭吴,一举获胜。作者虽从请战开始,但重点依然落到勾践雪耻复仇这一点上。
杂曲歌辞 · 浩歌
这首七言古诗大意是人生总难免衰老、死亡,雄心大志未必都能实现,但人不应为此徒增烦恼,要把握现实,珍惜少壮时光。全诗畅叙胸臆,造语新颖,造境新奇,行文的回环曲折与感情的起落变化相适应,迷离浑化,达到了艺术上完美的统一。
凉州词二首 · 其一
《凉州词》创作于开元年间,是描绘边塞生活的名曲之一,诗人性情的豪爽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写出了广袤边塞来之不易的一次盛宴,勾画出了戍边将士尽情畅饮、欢快愉悦的场面,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薄幸
这首词以男主人公的口气,写他与情人的恋爱,欢会和不得见面时的刻骨相思。上阕追怀往日欢情。第一印象铭记在心,由装扮、容姿、眼波传情,到传递心声、两相结好,此四句写定情;「记」字贯通上下,「轻颦」「浅笑」「娇」「羞」,摹尽少女柔情蜜意,又以「画堂」「鸭炉」「鸾屏」等景物衬垫,此五句写幽会。下阕直记今夕离思。「烧灯」「踏青」,游乐之节人不可见,凭燕寄语,传情之笺无由通,重会难期,独处无聊,借酒消愁,永昼难耐,眷念之深,可以想见。全篇记一则爱情故事,记事记人,缘情布景,下字精美,风韵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