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何满子
这是一首短小的宫怨诗。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句写悲愤到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又每句嵌入数目字,把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菩萨蛮 · 寄女伴
此词不仅抒写了作者对女友的怀念,更表现了对国事的关心。词中语意双关,寄喻颇深。“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含蕴无限,极富情味。全词独具风格,不落俗套。
国风 · 齐风 · 南山
《国风·齐风·南山》是先秦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国风·齐风》中的一篇。全诗四章,每章六句。诗中前两章斥责文姜不该返回齐国,后两章讥刺鲁桓公。诗歌在表达涉及政治、国君的问题时,用隐晦曲折的笔墨来讽刺针砭,避免了过于直白显露,同时所指鲜明,内在意义一索可得。
水浒传 · 第九十一回 ·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话说戴宗、石秀见那汉像个公人打扮,又见他慌慌张张。戴宗问道:“端的是什么公干?”那汉放下筋,抹抹嘴,对戴宗道:“河北田虎作乱,你也知道么?”戴宗道:“俺每也知一二。”那汉道:“田虎那厮侵州夺县,官兵不能抵敌。近日打破盖州,早晚便要攻打卫州。城中百姓,日夜惊恐。城外居民,四散的逃窜。因此本府差俺到省院投告急公文的。”说罢,便起身,背了包裹,托着伞棒,急急算还酒钱,出门叹口气道:“真个是官差不自繇!俺们的老小都在城中。皇天!只愿早早发救兵便好!”拽开步,望京城赶去了。 戴宗、石秀得了这个消息,也算还酒钱,离了酒店。回到营中,见宋先锋报知此事。宋江与吴用商议道:“我等诸将,闲居在此,甚是不宜。不若奏闻天子,我等情愿起兵前去征进。”吴用道:“此事须得宿太尉保奏方可。”当时会集诸将商议,尽皆欢喜。 次日,宋江穿了公服,引十数骑入城,直至太尉府前下马。正值太尉在府,令人传报。太尉知道,忙教请进。宋江到堂上再拜起居。宿太尉道:“将军何事光降?”宋江道:“上告恩相:宋某听得河北田虎造反,占据州郡,擅改年号,侵至盖州,早晚来打卫州。宋江等人马久闲,某等情愿部领兵马,前去征剿,尽忠报国。望恩相保奏则个。”宿太尉听了,大喜道:“将军等如此忠义,肯替国家出力,宿某当一力保奏。”宋江谢道:“宋某等屡蒙太尉厚恩,虽铭心镂骨,不能补报。”宿太尉又令置酒相待。至晚,宋江回营,与众头领说知。 却说宿太尉次日早朝入内,见天子在披香殿,省院官正奏:“河北田虎造反,占据五府五十六县,改年建号,自霸称王。目今打破陵川,怀州震邻,申文告急。”天子大惊,向百官文武问道:“卿等谁与寡人出力,剿灭此寇?”只见班部丛中,闪出宿太尉,执简当胸,俯伏启奏道:“臣闻田虎斩木揭竿之势,今已燎原,非猛将雄兵,难以剿灭。今有破辽得胜宋先锋,屯兵城外。乞陛下降敕,遣这枝军马前去征剿,必成大功。”天子大喜,即命省院官奉旨出城,宣取宋江、卢俊义,直到披香殿下,朝见天子。拜舞已毕,玉音道:“朕知卿等英雄忠义。今敕卿等征讨河北,卿等勿辞劳苦,早奏凯歌而回。朕当优擢。”宋江、卢俊义叩头奏道:“臣等蒙圣恩委任,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子龙颜欣悦,降敕封宋江为平北正先锋,卢俊义为副先锋。各赐御酒、金带、锦袍、金甲、采段。其余正偏将佐,各赐段疋银两。待奏荡平,论功升赏,加封官爵。三军头目,给赐银两,都就于内府关支。限定日期,出师起行。宋江、卢俊义再拜谢恩,领旨辞朝,上马回营,升帐而坐。当时会集诸将,尽教收拾鞍马衣甲,准备起身,征讨田虎。 次日,于内府关到赏赐段疋银两,分俵诸将,给散三军头目。宋江与吴用计议,着令水军头领整顿战船先进,自汴河入黄河,至原武县界,等候大军到来,接济渡河。传令与马军头领,整顿马匹,水陆并进,船骑同行,准备出师。 且说河北田虎这厮,是威胜州沁源县一个猎户,有膂力,熟武艺,专一交结恶少。本处万山环列,易于哨聚。又值水旱频仍,民穷财尽,人心思乱。田虎乘机,纠集亡命,捏造妖言,煽惑愚民。初时掳掠些财物,后来侵州夺县。官兵不敢当其锋。 说话的,田虎不过一个猎户,为何就这般猖獗?看官听着:却因那时文官要钱,武将怕死。各州县虽有官兵防御,都是老弱虚冒。或一名吃两三名的兵饷,或势要人家闲着的伴当,出了十数两顶首,也买一名充当,落得关支些粮饷使用。到得点名操练,却去雇人答应。上下相蒙,牢不可破。国家费尽金钱,竟无一毫实用。到那临阵时节,却不知厮杀,横的竖的,一见前面尘起炮响,只恨爷娘少生了两只脚。当时也有几个军官,引了些兵马,前去追剿田虎,那里敢上前;只是尾其后,东奔西逐,虚张声势。甚至杀良冒功。百姓愈加怨恨,反去从贼,以避官兵。所以被他占去了五州五十六县。那五州?一是威胜,即今时沁州。二是汾阳,即今时汾州。三是昭德,即今时潞安。四是晋宁,即今时平阳。五是盖州,即今时泽州。那五十六县,都是这五州管下的属县。田虎就汾阳起造宫殿,伪设文武官僚,内相外将,独霸一方,称为晋王。兵精将猛,山川险峻。目今分兵两路,前来侵犯。 再说宋江选日出师,相辞了省院诸官。当有宿太尉亲来送行。赵安抚遵旨,至营前赏劳三军。宋江、卢俊义谢了宿太尉、赵枢密,兵分三队而进。令五虎八骠骑为前部。 五虎将五员: 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将呼延灼,双枪将董平。 八骠骑八员: 小李广花荣,金枪手徐宁,青面兽杨志,急先锋索超,没羽箭张清,美髯公朱仝,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私。 令十六彪将为后队。 小彪将十六员: 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丑郡马宣赞,井木犴郝思文,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圣水将军单廷珪,神火将魏定国,摩云金翅欧鹏,火眼狻猊邓飞,锦毛虎燕顺,铁笛仙马麟,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锦豹子杨林,小霸王周通。 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及其余将佐,马步头领,统领中军。当日三声号炮,金鼓乐器齐鸣,离了陈桥驿,望东北进发。 宋江号令严明,行伍整肃,所过地方,秋毫无犯,是不必说。兵至原武县界,县官出郊迎接。前部哨报:“水军头领船只,已在河滨,等候渡河。”宋江传令,李俊等领水兵六百,分为两哨,分哨左右。再拘聚些当地船只,装载马匹车仗。宋江等大兵,次第渡过黄河北岸。便令李俊等统领战船,前至卫州卫河齐取。 宋江兵马前部,行至卫州屯扎。当时有卫州官员,置筵设席,等接宋先锋到来,请进城中管待,诉说:“田虎贼兵浩大,不可轻敌。泽州是田虎手下伪枢密钮文忠镇守,差部下张翔、王吉,领兵一万,来攻本州所属辉县;沈安、秦升,领兵一万,来打怀州属县武涉。求先锋速行解救则个!”宋江听罢,回营与吴用商议,发兵前去救应。吴用道:“陵川乃盖州之要地,不若竟领兵去打陵川,则两县之围自解。”当下卢俊义道:“小弟不才,愿领兵去取陵川。”宋江大喜,拨卢俊义马军一万,步兵五百。马军头领乃是花荣、秦明、董平、索超、黄信、孙立、杨志、史进、朱仝、穆弘;步军头领乃是李逵、鲍旭、项充、李衮、鲁智深、武松、刘唐、杨雄、石秀。 次日,卢俊义领兵去了。宋江在帐中,再与吴用计议进兵良策。吴用道:“贼兵久骄,卢先锋此去,必然成功。只有一件,三晋山川险峻,须得两个头领做细作,先去打探山川形势,方可进兵。”道犹未了,只见帐前走过燕青禀道:“军师不消费心。山川形势,已有在此。”当下燕青取出一轴手卷,展放桌上。宋江与吴用从头仔细观看,却是三晋山川城池关隘之图。凡何处可以屯扎,何处可以埋伏,何处可以厮杀,细细的都写在上面。吴用惊问道:“此图何处得来?”燕青对宋江道:“前日破辽班师,回至双林镇,所遇好个姓许双名贯忠的,他邀小弟到家,临别时,将此图相赠。他说是几笔丑画。弟回到营中闲坐,偶取来展看,才知是三晋之图。”宋江道:“你前日回来,正值收拾朝见,忙忙地不曾问得备细。我看此人也是个好汉。你平日也常对我说他的好处。他如今何所作为?”燕青道:“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其余小伎,琴弈丹青,件件都省的。因他不愿出仕,山居幽僻。”及相叙的言语,备细说了一遍。吴用道:“诚天下有心人也。”宋江,吴用嗟叹称赞不已。 且说卢俊义领了兵马,先令黄信、孙立,领三千兵去陵川城东五里外埋伏。史进、杨志,领三千军去陵川城西五里外埋伏。”今夜五鼓,衔枚摘铃,悄地各去。明日我等进兵,敌人若无准备,我兵已得城池,只看南门旗号。众头领领了军马,徐徐进城。倘敌人有准备,放炮为号,两路一齐杀出接应。”四将领计去了。卢俊义次早五更造饭、平明,军马直逼陵川城下。兵分三队,一带儿摆开,摇旗摄鼓搦战。 守城军慌的飞去报知守将董澄及偏将沈骥、耿恭。那董澄是钮文忠部下先锋,身长九尺,膂力过人。使一口三十斤重泼风刀。当下听的报宋朝调遣梁山泊兵马,已到城下扎营,要来打城。董澄急升帐,整点军马,出城迎敌。耿恭谏道:“某闻宋江这夥英雄,不可轻敌,只宜坚守。差人去盖州求取救兵到来,内外夹攻,方能取胜。”董澄大怒道:“叵耐那厮小觑俺这里。怎敢就来攻城!彼远来必疲。待俺出去,教他片甲不回。”耿恭苦谏不听。董澄道:“既如此,留下一千军与你城中守护。你去城楼坐着,看俺杀那厮。”急披挂提刀,同沈骥领兵出城迎敌。 城门开处,放下吊桥,二三千兵马,拥过吊桥。宋军阵里,用强弓硬弩,射住阵脚。只听的鼙鼓冬冬,陵川阵中,捧出一员将来。怎生打扮: 戴一顶点金束发浑铁盔,顶上撒斗来大小红缨,披一副摆连环锁子铁甲,穿一领绣云霞团花战袍,着一只斜皮嵌线云跟靴,系一条红鞓钉就叠胜带,一张弓,一壶箭,骑一匹银色卷毛马,手使一口泼风刀。 董澄立马横刀,大叫道:“水泊草寇,到此送死!”朱仝纵马喝道:“天兵到此,早早下马受缚,免污刀斧!”两军纳喊。朱仝、董澄抢到垓心,两马相交,两器并举。二将斗不过十余合,朱仝拨马望东便走。董澄赶来。东队里花荣,挺枪接住厮杀,斗到三十余合,不分胜败。吊桥边沈骥,见董澄不能取胜,挺起出白点钢枪,拍马向前助战。花荣见两个夹攻,拨马望东便走。董澄、沈骥紧紧赶来。花荣回马再战。 耿恭在城楼上看见董澄、沈骥赶去,恐怕有失,正欲鸣锣收兵,宋军队里忽冲出一彪军来,李逵、鲁智深、鲍旭、项充等十数个头领,飞也似抢过吊桥来。北兵怎当得这样凶猛,不能拦当。耿恭急叫闭门。说时迟,那时快,鲁智深、李逵,早已抢入城来。守门军一齐向前,被智深大叫一声,一禅杖打翻了两个。李逵轮斧,劈倒五六个。鲍旭等一拥而入,夺了城门,杀散军士。耿恭见头势不好,急滚下来,望北要走,被步军赶上活捉了。 董澄、沈骥正斗花荣,听的吊桥边喊起,急回马赶去。花荣不去追赶,就了事环带住钢枪,拈弓取箭,觑定董澄,望董澄后心飕的一箭。董澄两脚蹬空,扑通的倒撞下马来。卢俊义等招动军马,掩杀过来。沈骥被董平一枪戳死。陵川兵马,杀死大半。其余的四散逃窜去了。众将领兵,一齐进城。黑旋风李逵兀是火刺刺的只顾砍杀。卢俊义连叫:“兄弟不要杀害百姓。”李逵方肯住手。 卢俊义教军士快于南门竖立认军旗号,好教两路伏兵知道。再分拨军士,各门把守。少顷,黄信、孙立,史进、杨志两路伏兵,一齐都到。花荣献董澄首级,董平献沈骥首级,鲍旭等活捉得耿恭,并部下几个头目解来。卢先锋都教解了绑缚,扶耿恭于客位,分宾主而坐。耿恭拜谢道:“被擒之将,反蒙厚礼相待。”俊我扶起道:“将军不出城迎敌,良有深意。岂董澄辈可比。宋先锋招贤纳士,将军若肯归顺天朝,宋先锋必行保奏重用。”耿恭叩头谢道:“既蒙不杀之恩,愿为麾下小卒。”卢俊义大喜;再用好言抚慰了这几个头目。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备办酒食,犒劳军士,置酒管待耿恭及众将。 卢俊义问耿恭盖州城中兵将多寡。耿恭道:“盖州有钮枢密重兵镇守。阳城、沁水,俱在盖州之西。惟高平县去此只六十里远近,城池傍着韩王山,守将张礼、赵能,部下有二万军马。”卢先锋听罢,举杯向耿恭道:“将军满饮此杯。只今夜卢某便要将军去干一件功劳,万勿推却。”耿恭道:“蒙先锋如此厚恩,耿恭敢不尽心。”俊义喜道:“将军既肯去,卢某拨几个兄弟,并将军部下头目,依着卢某,如此如此,即刻就烦起身。”又唤过那新降的六七个头目,各赏酒食银两。”功成另行重赏。”当下酒罢,卢俊义传令,李逵、鲍旭等七个步兵头领,并一百名步兵,穿换了陵川军卒的衣甲旗号;又令史进、杨志领五百马军,衔枚摘铃,远远地随在耿恭兵后。却令花荣等众将,在城镇守,自己领三千兵,随后接应。 分拨已定,耿恭等领计出城。日色已晚,行至高平城南门外,已是黄昏时候。星光之下,望城上旗帜森密,听城中晚鼓严明。耿恭到城下高叫道:“我是陵川守将耿恭,只为董、沈二将,不肯听我说话,开门轻敌,以此失陷。我急领了这百余人,开北门从小路潜走至此。快放我进城则个!”守城军士把火照认了,急去报知张礼、赵能。那张礼、赵能亲上城楼,军士打着数把火炬,前后照耀。张礼向下对耿恭道:“虽是自家人马,也要看个明白。”望下仔细辨认,真个是陵川耿恭,领着百余军卒,号衣旗帜,无半点差错。城上军人多有认得头目的,便指道:“这个是孙如虎,”又道:“这个是李擒龙。”张礼笑道:“放他进来。”只见城门开处,放下吊桥。又令三四十个军士,把住吊桥两边,方才放耿恭进城。后面这那军人,一拥抢进道:“快进去!快进去!后面追赶来了!”也不顾什么耿将军。把门军士喝道:“这是什么去处?这般乱窜!”正在那里争让,只见韩王山嘴边火起,飞出一彪军马来,二将当先,大喊:“贼将休走!”那耿恭的军卒内,已浑着李逵、鲍旭、面充、李衮、刘唐、杨雄、石秀这七个大虫在内。当时各掣出兵器,发声喊,百余人一齐发作,抢进城来。城中措手不及,那里关得城门迭。城门内外军士,早被他每砍翻数十个,夺了城门。张礼叫苦不迭。急挺枪下城来寻耿恭,正撞着石秀。斗了三五合,张礼无心恋战,拖枪便走。被李逵赶上,槅察的一斧,剁为两段。再说韩王山嘴边那彪军,飞到城边,一拥而人,正是史进、杨志,分投赶杀北兵。赵能被乱兵所杀。高平军士,杀死大半。把张礼老小尽行诛戮。城中百姓,在睡梦里惊觉,号哭振天。须臾,卢先锋领兵也到了,下令守把各门,教十数个军士,分头高叫,不得杀害百姓。天明,出榜安民,赏赐军士。差人飞报宋先锋知道。 为何卢俊义攻破两座城池,恁般容易?恁船神速?却因田虎部将纵横,久无敌手,轻视官军。却不知宋江等众将如此英雄。卢俊义得了这个窃,出其不意,连破二城。所以吴用说:“卢先锋此去,一定成功。” 话休絮烦。且说宋江军马,屯扎卫州城外。宋先锋正在帐只议事,忽报卢先锋差人飞报捷音,并乞宋先锋再议进兵之策。宋江大喜,对吴用道:“卢先锋一日连克二城,贼已丧胆。”正说间,又有两路哨军报道:“辉县、武涉两处围城兵马,闻陵川失守,都解围去了。”宋江对吴用道:“军师神算,古今罕有。”欲拔寨西行,与卢先锋合兵一处,计议进兵。吴用道:“卫州左孟门,右太行,南滨大河,西压上党,地当冲要。倘贼人知大兵西去,从昭德提兵南下,我兵东西不能相顾,将如之何?”宋江道:“军师之言最当。”便令关胜、呼延灼、公孙胜,领五千军马,镇守卫州;再令水军头领李俊、二张、三阮、二童,统领水军船只,泊聚卫河,与城内相为掎角。分拨已定,诸将领命去了。 宋江众将,统领大兵,即日拔寨起行。于路无话。来到高平,卢俊义等出城迎接。宋江道:“弟兄每连克二城,功劳不小。功绩簿上都一一起录。”卢俊义领新降将耿恭参见。宋江道:“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耿恭拜谢侍立。 宋江以人马众多,不便入城,就于城外扎寨。即日与吴用、卢俊义商议:“如今当去打那个州郡?”吴用道:“盖州山高涧深,道路险阻。今已克了两个属县,其势已孤。当先取盖州,以分敌势。然后分分两路夹剿,威胜可破也。”宋江道:“先生之言,正合我意。”传令柴进同李应去守陵川,替回花荣等六将,前来听用。史进同穆弘守高平。柴进等四人遵令去了。当下有没羽箭张清禀道:“小将两日感冒风寒,欲于高平暂住,调摄痊可,赴营听用。”宋江便教神医安道全同张清住高平疗治。 次日,花荣等已到。宋江令花荣、秦明、索超、孙立,领兵五千为先锋,董平、杨志、朱仝、史进、穆弘、韩滔、彭玘,领兵一万为左翼,黄信、林冲、宣赞、郝思文、欧鹏、邓飞,领兵一万为右翼,徐宁、燕顺、马麟、陈达、杨春、杨林、周通、李忠为后队,宋江、卢俊义等其余将佐,统领大后伙中军。这一路雄兵,杀奔盖州来,却似龙离大海,虎出深林。正是:人人要建封侯绩,个个思成荡寇功。毕竟宋江兵马如何攻打盖州?且听下回分解。
长歌行
这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江城子
这首愁情词由春愁离愁写起,再写失恋之愁和叹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说是虚化了具体时空背景,仿佛将词人一生所经历之愁都凝聚浓缩在一首词中了,很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上片前三句写初春的离别,并未出现告别的对象而悲泪滂沱,已寓无限隐情。“犹记”两句转为忆旧,“多情”指恋人,“系归舟”指飘泊重逢的激动。“碧野朱桥”是当日系舟处所,又是今日处境。“当日事”唯存记忆,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即谓再度离别,再度“归来”时,已无人“系舟”,只见水流了!几个波折,诉尽赴约而不遇的绝望哀情。换头“韶华”句为议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味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终极原因,何况春天又一次完结了哩!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最后,将愁恨之泪化作春江,极尽夸饰之能事,却仍“流不尽,许多愁”!妙在“流不尽”!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 此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天然浑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西江月 ·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此词上阕写作者晚年的身体状况及闲适的心境,下阕表示自己将不再掌管家事,今后要寄情山水,感受自然。全词反映了作者的退居生活和心境,表面上看是显示自然恬淡、看破红尘、超然物外的达观思想和风度,实际在词中激荡着未能为国家统一大业出力的压抑不平之气。
南浦 · 春水
《南浦·春水》是宋代词人张炎所写的一首描写春游水滨的咏物词。词风较为典雅,文辞较华丽,写春水时不粘不脱,使其活灵活现。全词首以咏西湖湖水起笔。“波暖绿粼粼”,点出了“春水”题目。湖光粼粼,绿波荡漾,弥漫着春的气息,透出了春日温煦之意,写春水溶泄之状。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是金末元初词人元好问步贺铸的《青玉案》原韵所作,但婉转曲折的笔调,幽怨难言的情怀,都非贺词所能比较。因而可套用况周颐的话来说:“有难状之情,令人低徊欲绝”(《蕙风词话》)。 这首暮春词描写的是暮春景色,暮春时节,春花已泻,狼藉满路,大好春光已逝去,只有那多情燕子,追逐着春光,飞翔于花丛柳绿之间。而铜镜前人儿不知不觉已韶华暮,容颜已老。花开花又落,人生几度春,词人不觉发出“九十花期能几许”的哀怨。此景无可追,此情无可待,只能对红饮酒,独自品尝这孤寂的雨季。全词塑造一种低沉幽怨的气氛,使人读来,无限神伤。 上阕写暮春时节的景象,最典型的就是落红满路。“落红”后三句,起首描写满庭的鲜花被风吹落,似乎是说春天即将过去,这不由使词人想到花落花开,年复一年,自然之则,人力难为。“多情”三句,面对这春光消逝的场景,只有多情的燕子,不管花开花落,仍在执着的追逐春光。“燕”子其实比喻对生活充满乐观精神的词人。燕之于人更显词人高古的奇思梦想。 下阕由落红转入词人对人生的慨叹。“镜中冉冉韶华暮”后三句,“韶华暮”指青春年华已走到暮年。“欲写幽怀”表明作者曾经满怀豪情壮志,但“恨无句”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因而作者只能哀叹“九十花期能几许呢?一卮芳酒”后三句。面对时光消逝,青春已逝的局面,作者又想起自身的痛苦。功业难为,而时其发妻英年早逝,给他心灵都带来创伤。眼见落花纷坠,红消香断,作者饮酒不是在哀悼落红的早谢,也会想起早逝的亡妻。情怀忧伤,寂寞之至,难以言表,只能以一巵芳酒,一襟清泪,来面一窗暮雨。含意之深,非细品难为人知。
江上
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两岸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雁声萦绕在天宇之间,萦绕在人们心头。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景物:空中,雁鸣阵阵,江上,白波涌起,四面,烟雨迷蒙,地上,落叶萧萧,多层面的渲染,秋的韵味就显得浓浓的足足的,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和效果。此诗一、二两句,就给人开阔辽远之感:吴头楚尾,是春秋时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在今江西省北部,那里,地域辽阔,山水相接,烟雨迷茫,江涛奔涌,此境此景,诗人非常激赏,足现其心胸之开阔,意境之开朗。三、四两句,既交待了渡江的时间、环境,更随意点染,勾勒出一幅由寒潮、山林、大雁、黄叶构成的秋江图,简洁洗炼,蕴藉含蓄。而秋江晚渡的意境,清爽脱俗,超然典雅,长髯白衫的先觉圣明凌虚于浩淼烟波之上,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一】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其二】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其三】 浦烟函夜色,冷日转秋旻。 自有沈碑石,清光不照人。 【其四】 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 只今谁善舞,莫恨发阳台。 【其五】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 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 【其六】 晚来渔父喜,罾重欲收迟。 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 【其七】 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 夜凉无远梦,不为偶闻砧。 【其八】 霁云疏有叶,雨浪细无花。 隐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其九】 好日当秋半,层波动旅肠。 已行千里外,谁与共秋光。 【其十】 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 宦游难自定,来唤棹船郎。 【其十一】 夜江清未晓,徒惜月光沉。 不是因行乐,堪伤老大心。 【其十二】 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俱是厌兵人。 【其十三】 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 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蘋时。 【其十四】 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 岸沙平欲尽,垂蓼入船窗。 【其十五】 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 【其十六】 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 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 【其十七】 云密连江暗,风斜著物鸣。 一杯真战将,笑尔作愁兵。 【其十八】 柳拂斜开路,篱边数户村。 可能还有意,不掩向江门。 【其十九】 不识桓公渴,徒吟子美诗。 江清唯独看,心外更谁知。 【其二十】 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 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 【其二十一】 水涵秋色静,云带夕阳高。 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毫。 【其二十二】 登舟非古岸,还似阻西陵。 箕伯无多少,回头讵不能。 【其二十三】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其二十四】 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 却笑舟中客,今年未得归。 【其二十五】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 【其二十六】 行到楚江岸,苍茫人正迷。 只知秦塞远,格磔鹧鸪啼。 【其二十七】 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 鹭鸶虽有伴,仍共影双飞。 【其二十八】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 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 【其二十九】 棹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 不顾鱼多处,应防一目罗。 【其三十】 渐觉江天远,难逢故国书。 可能无往事,空食鼎中鱼。 【其三十一】 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 晚晴初获稻,闲却采莲船。 【其三十二】 滩浅争游鹭,江清易见鱼。 怪来吟未足,秋物欠红蕖。 【其三十三】 蛩响依莎草,萤飞透水烟。 夜凉谁咏史,空泊运租船。 【其三十四】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 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其三十五】 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 岂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 【其三十六】 烟渚复烟渚,画屏休画屏。 引愁天末去,数点暮山青。 【其三十七】 水天凉夜月,不是惜清光。 好物随人秘,秦淮忆建康。 【其三十八】 古来多思客,摇落恨江潭。 今日秋风至,萧疏独沔南。 【其三十九】 映竹疑村好,穿芦觉渚幽。 渐安无旷土,姜芋当农收。 【其四十】 秋风动客心,寂寂不成吟。 飞上危樯立,啼乌报好音。 【其四十一】 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其四十二】 九日自佳节,扁舟无一杯。 曹园旧尊酒,戏马忆高台。 【其四十三】 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其四十四】 渚禽菱芡足,不向稻粱争。 静宿凉湾月,应无失侣声。 【其四十五】 轻云未护霜,树杪橘初黄。 信是知名物,微风过水香。 【其四十六】 渺渺望天涯,清涟浸赤霞。 难逢星汉使,乌鹊日乘槎。 【其四十七】 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 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其四十八】 海月非常物,等闲不可寻。 披沙应有地,浅处定无金。 【其四十九】 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 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 【其五十】 风好来无阵,云闲去有踪。 钓歌无远近,应喜罢艨艟。 【其五十一】 吴疆连楚甸,楚俗异吴乡。 漫把尊中物,无人啄蟹筐。 【其五十二】 岸绿野烟远,江红斜照微。 撑开小渔艇,应到月明归。 【其五十三】 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 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 【其五十四】 叶舟维夏口,烟野独行时。 不见头陀寺,空怀幼妇碑。 【其五十五】 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 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 【其五十六】 坠露晓犹浓,秋花不易逢。 涉江虽已晚,高树搴芙蓉。 【其五十七】 舟航依浦定,星斗满江寒。 若比阴霾日,何妨夜未阑。 【其五十八】 近戍离金落,孤岑望火门。 唯将知命意,潇洒向乾坤。 【其五十九】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 【其六十】 夕景残霞落,秋寒细雨晴。 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其六十一】 堤坏漏江水,地坳成野塘。 晚荷人不折,留取作秋香。 【其六十二】 左宦终何路,摅怀亦自宽。 襞笺嘲白鹭,无意喻枭鸾。 【其六十三】 楼空人不归,云似去时衣。 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其六十四】 白帝朝惊浪,浔阳暮映云。 等闲生险易,世路只如君。 【其六十五】 橹慢开轻浪,帆虚带白云。 客船虽狭小,容得庾将军。 【其六十六】 风雨正甘寝,云霓忽晚晴。 放歌虽自遣,一岁又峥嵘。 【其六十七】 静看秋江水,风微浪渐平。 人间驰竞处,尘土自波成。 【其六十八】 风劲帆方疾,风回棹却迟。 较量人世事,不校一毫厘。 【其六十九】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其七十】 幽思正迟迟,沙边濯弄时。 自怜非博物,犹未识凫葵。 【其七十一】 曾有烟波客,能歌西塞山。 落帆唯待月,一钓紫菱湾。 【其七十二】 千顷水纹细,一拳岚影孤。 君山寒树绿,曾过洞庭湖。 【其七十三】 光阔重湖水,低斜远雁行。 未曾无兴咏,多谢沈东阳。 【其七十四】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 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 【其七十五】 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 知是江湖阔,无心击塞鸿。 【其七十六】 日落长亭晚,山门步障青。 可怜无酒分,处处有旗亭。 【其七十七】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满洲。 谁能惊鵩鸟,作赋为沙鸥。 【其七十八】 远岸无行树,经霜有半红。 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 【其七十九】 身世比行舟,无风亦暂休。 敢言终破浪,唯愿稳乘流。 【其八十】 数亩苍苔石,烟濛鹤卵洲。 定因词客遇,名字始风流。 【其八十一】 兴闲停桂楫,路好过松门。 不负佳山水,还开酒一尊。 【其八十二】 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 今日滕王阁,分明见落霞。 【其八十三】 短楫休敲桂,孤根自驻萍。 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其八十四】 江流何渺渺,怀古独依依。 渔父非贤者,芦中但有矶。 【其八十五】 高浪如银屋,江风一发时。 笔端降太白,才大语终奇。 【其八十六】 细竹渔家路,晴阳看结缯。 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 【其八十七】 幸有烟波兴,宁辞笔砚劳。 缘情无怨刺,却似反离骚。 【其八十八】 平湖五百里,江水想通波。 不奈扁舟去,其如决计何。 【其八十九】 数峰云断处,去岸映高山。 身到韦江日,犹应未得闲。 【其九十】 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 未敢相邀约,劳生只自怜。 【其九十一】 江雨正霏微,江村晚渡稀。 何曾妨钓艇,更待得鱼归。 【其九十二】 沙上独行时,高吟到楚词。 难将垂岸蓼,盈把当江蓠。 【其九十三】 新野旧楼名,浔阳胜赏情。 照人长一色,江月共凄清。 【其九十四】 愿饮西江水,那吟北渚愁。 莫教留滞迹,远比蔡昭侯。 【其九十五】 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 当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 【其九十六】 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 为问幽栖客,吟时得酒不。 【其九十七】 高峰有佳号,千尺倚寒松。 若使炉烟在,犹应为上公。 【其九十八】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其九十九】 楚水苦萦回,征帆落又开。 可缘非直路,却有好风来。 【其一百】 远谪岁时晏,暮江风雨寒。 仍愁系舟处,惊梦近长滩。
好事近 · 初夏
嘉树清圆,绿暗红稀,已是暮春时节。花期已过,不必风吹,残花亦纷纷辞枝而去。且喜蝴蝶多情,未与春归,犹随熏风翩翩穿入池阁。 季节变更,大自然呈现的种种变化,触发了词人的愁情。金缕,即《金缕衣》,唐时人杜秋娘所作。其词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一首热爱生命,珍惜青春之歌。此处曰“休歌”,正见伤春惜时之情一如病酒,已不能堪,何能再听此曲? 何以忘忧?词人一反“人静帘垂”的传统处理模式,卷帘独看晚春风色,一任杨花柳絮,蒙蒙飞尽。 词虽是写暮春,但上下阕两次跌宕,不使坠入伤春的窠臼。故俞陛云评为“气静神怡,令人意远”(《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鹊踏枝 · 几日行云何处去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为五代南唐词人冯正中以女子口气所作的一首闺怨词。写一位痴情女子对冶遊不归的男子既怀怨望又难割捨的缠绵感情。 词的上阕写男子治遊不归。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这三句是闺中少妇的幽怨之词,表达她对情郎的惦念。这里以「行云」喻在外四处遊荡的情郎,非常形象贴切。「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这两句为女子的自问自答之词,充满无尽悲叹:美好的春光将要逝去了,而情郎仍不见归来。「春将暮。」字面上是指春光将尽,亦指女子美好的年华将逝。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繫在谁家树?」「寒食」是指寒食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遊乐等风俗,现已基本和清明节合而为一了。「香车」指用香木做的车,这里代指华美的车或轿,也有「香艳」之意在。这两句表面上是思量心上的人面对春天踏青路上的美景,此时不知又在哪里驻足留连了;其实还暗含着另一层意思,他面对着花花草草的诱惑,此时竟不知在哪个花街柳巷里流连忘返?反映了女子思之深念之切,不免多想而心生的醋意。 词的下阕写女子的痴情与怨愤。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纵行放荡,心中是多么的悲伤呀。「泪眼」写其忧伤;「倚楼」写她对丈夫的盼望。「双燕」两句是她的询问,她频频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夫君。燕子无情,怎听得懂她的语言,这一问极写女主人之痴。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问燕燕无语,这令她多么惆怅,多么悲痛,心中那春愁顿时如柳絮一般,凌乱无序。这里词人以柳絮喻词愁,将无形之愁具体化,极写其纷乱。「悠悠梦里无寻处。」既然他不归她又那般惦念他,那么便到梦里将他寻觅吧,但梦却那般悠长,令她茫然而不得寻觅。这最后两句写得千回百转,情意缠绵,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与痴情。 全词语言淸丽婉约,悱恻感人,生动地表达了她对爱人的思念和痴情,塑造了一个情怨交织内心的闺中思妇形象,也涵纳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