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流崖州至鬼门关作
海南地处边陲,古时地方荒僻,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它作为远贬「罪臣」的流放地。古代贬官文学成为海南文学的一大特色。 唐代是我国诗歌极盛时期,被贬到海南的朝官名仕,多用诗咏海南风物抒发自己心中的情结。唐德宗时任宰相的杨炎,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被贬崖州司户道中(未到达海南),作了这首《流崖州至鬼门关作》诗。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五节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夜行船 · 寓化度寺
《夜行船·寓化度寺》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写的一首词。此词写词人寓居杭州化度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词人因思念苏姬而产生的寂寞冷清的烦愁情绪。全词遣词婉转清丽,风格雅致唯美。
小雅 · 小弁
《小雅·小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充满着忧愤情绪的哀怨诗,诗中抒写主人公遭受父母抛弃,而内心忧愤哀怨,写了主人公的孤独、流浪、失落、痛苦、思考、质问。全诗八章,每章八句,善以眼前景道心中情,处处以情景对照设置,采取了多样的艺术手法,或正面描述,或反面衬托,赋、比、兴交互使用,泣诉与忧思结合,布局精巧,内容丰富,感情深厚,比喻贴切。
初发石首城
《初发石首城》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分四层,前八句叙述被诬与不罪之事,揭露并贬斥了孟颛的险恶用心,歌颂了宋文帝的圣明宽容。接下来八句,写自己再次背井离乡,辞别亲友,出任外宫,前途渺茫,归来无期。再四句写自己打算借这次出任之机去游历名山大川。最后四句,写自己缅怀古人,心中产生共鸣,决心向古入学习,保持高风亮节,不向恶势力低头。这首诗在表现上时以比兴出之,不是一味地作理语,诗中用字典重,既富有书卷气,又无不妥贴稳老,在语言上含英咀华、镕铸新词。
解佩令 · 春
春晴也好。春阴也好。著些儿、春雨越好。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 梅花风小。杏花风小。海棠风、蓦地寒峭。岁岁春光,被二十四风吹老。楝花风、尔且慢到。
梦江南 · 怀人(十首)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猜。一望损莓苔。 人去也,人去绿窗纱。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好处暗相遮。 人去也,人去碧梧阴。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幽怨不须寻。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人何在?人在小中亭。想得起来匀面后,知他和笑是无情。遮莫向谁生。 人何在?人在月明中。半夜夺他金扼臂,殢人还复看芙蓉。心事好朦胧。 人何在?人在木兰舟。总见客时常独语,更无知处在梳头,碧丽怨风流。 人何在?人在玉阶行。不是情痴还欲住,未曾怜处却多心。应是怕情深。 人何在?人在枕函边。只有被头无限泪,一时偷试又须牵。好否要他怜。
答武陵田太守
古时“答”是一种敬称。王昌龄是武陵田太守的门客(即田的参谋),因此辞别(或者说辞职)的时候就专门写一首“答诗”来做交待。对于这首作品读者完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前一句是告辞,说明自己的去向;后一句就是表达对太守的谢意和尊敬,或者说是感激和忠实。 从文采修辞上讲,诗中用典故表露自己的心意。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魏国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信陵君,他既是有才能的霸主,又是广纳贤才的爱才之君,因此门客们都很愿意为信陵君效力。诗中的大梁客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后面的“信陵恩”比得是田太守对他的恩德。有些评诗的书中有这样的说法:“此体中才与学俱无用也。五绝,仙鬼胜于儿童子女,儿童子女胜于文人学士,梦境所作胜于醒时。”意思是用贤德先人的典故来做五言绝句的素材最能发挥五言诗的长处,这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五言绝句。《答武陵太守》中就用典故表明诗人自己的心意,仔细想想确实将忠心委婉妥当得表示了出来,不流于轻浮,读起来也不会使人觉得仅仅是泛泛而言,没有诚意。对于表示感情,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在此诗中,诗人一腔侠义之情再现得淋漓尽致,透过没有任何“形似之言”的四个短句,读者可以看到颇有英雄豪气的诗人形象。诗人借用信陵君的典故,直抒胸臆,有直接撼动人心的力量。
贺新郎
燕子呢喃语。小园林、残红剩紫,已无三数。绿叶青枝成步障,空有蜂旋蝶舞。又宝扇、轻摇初暑。芳沼拳荷舒展尽,便回头、乱拥宫妆女。惊岁月,能多许。 家山占断凫鸥渚。最相宜、岚烟水月,雾云霏雨。三岛十洲虽铁铸,难把归舟系取。且放我、渔樵为与。从此细斟昌_酒,况神仙洞府无邀阻。何待结,长生缕。
周官
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周官即为《尚书·周书》中的一篇。(“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
画堂春
《画堂春·湔裙独上小渔矶》是清代词人顾贞观的词作。此词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暮春归舟图,抒写了舟中人眼中之所见与身心之所感。全词弥漫着一种难以摆脱的的怅惘意绪。整首词所给予人的是一种推不开的怅惘,更妙在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只用以构成这一幅淡淡的水粉画,让读者好一个思念。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就是“归去”,“来”和“兮”都是语助词,无义。辞,在汉代往往与赋并称为“辞赋”,源于“楚辞”,是一种抒情赋,同样讲究文字与韵节。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国风 · 邶风 · 燕燕
《国风·邶风·燕燕》是先秦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国风·邶风》中的一篇, 是先秦时代的民歌,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诗歌采用重章复唱的手法,既易辞申意,又循序渐进,且乐景与哀情相反衬;从而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不忍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