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烛影摇红 · 题安陆浮云楼
这是首登临怀古借景抒情的词。上阕描写了寺楼的雄伟森严。“霭霭”二句以“森耸凌云”意象映现浮云楼庄严高耸、凌驾云霄,俯瞰沙渚的巍峨楼势。“紫薇”二句写词人联想唐代诗人杜牧登览浮云楼情景,称赞浮云楼令杜牧极为动情,写了绝妙诗章。“惆怅”句写词人以人生迟暮之年登览此楼,较之杜牧更加动情,以致惆怅相思难以排遣。“记当日”四句伸发相思情意,曾凭朱栏共语,离别后空见塞鸿,难问情侣游踪;岸边垂杨绵延无尽,柳絮纷飞,更触发离恨别愁。下阕写登楼所思。“催促”二句写岁月如流,年光易逝,旧时倚栏共语处的楼下水,谁知今日又流到何处了呢?“断肠”二句就登楼惆怅强调极目平楚令人伤心断肠,何必非面对残阳才悲凉感伤呢?“晚霁”五句一句一景,以景结情,传达出登楼纵月的悠然情思。全词情景妙合,语淡而情切。
子夜吴歌 · 春歌
吟咏了汉乐府《陌上桑》诗中美女秦罗敷的故事。秦罗敷不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诗人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而且,诗中还突出了秦罗敷的勤劳品质,这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
水龙吟 · 次韵林圣予惜春
此词为惜春抒怀之作。上阕惜春。「问春」二句写春天挟风带雨匆匆而过,而「何苦」二字却透出一種对春天风雨「驰骤」的责问,埋怨其徒劳自苦,言外已露人之「惜春」,关键并非在春去匆匆。继以芳花易凋渲染,又以垂柳差久旁衬。「算春」一转说春愁不在春光自身。 下阕抒怀。正因为人不悟物理现象而多愁善感,遂闹得「春恨十常八九」,真是春本无愁人自愁。「那知」三句,再为春光开脱,由青春到老成如「桃花结子」,出於自然。以下暗承愁出人间意脉,与人生世事扭结,将「惜春」归拢到叹老,从而倾吐出功业难就,岁月迟暮之感。全章在惜春中注入身世愁绪,融入人生哲思,与一般惜春词不同。点明人情胜过物理,难逃人生愁恨的主旨,深邃而婉曲。
少室雪晴送王宁
《少室雪晴送王宁》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七言古诗,是《全唐诗》的第一百三十三卷第十九首。此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写雪后初晴的少室山绮丽多姿,分外妖娆;后四句写送别王宁,依依惜别,无限深情。诗人写少室的雪景清新别致,侧重于山峰晴雪景象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以及送别双方的行动,画出了一幅诗味浓醇、山峰秀丽银装素裹的晴雪图。
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六节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 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 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 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观书有感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游园不值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酒泉子
这首词写男子对女子的追恋。上片“记得”一句,领起全章,以下皆为追记之辞。“烟暖”四句写地点、环境。下片也是紧接“记得”写出,点明追恋的女子及妆扮,引起怀想。
道德经(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南浦 · 其一 · 春水
《南浦·春水》是宋末词人王沂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词人目睹一池春水,想起昔日离别情事;下片换头处笔势回转,仍写眼前春水,由此又推想到闺中女子之相思。全词一字不提春水,但句句贴切春水,写来不粘不脱,纵收联密。
浣溪沙 · 风压轻云贴水飞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首二句是眼前春景。「压」、「贴』、「飞」三动词连贯而下,状物如在目前。燕之趁晴而「争泥」,刻画传神入妙。「沈郎」句言自己病后消夜。弱不胜衣,感情跌进一层。过阕以「不闻」、「时听」对举,透出情感之困顿,而惟有花知此情,则无人领略之悲凉又曲曲传出。这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切,语言流畅。
南乡子 · 题南剑州妓馆
此词为词人重访旧地怀思之作。上片写景抒怀。当年朝暮相处,一同玩赏溪山云雨之景,共享云雨缱绻的欢情密爱,全已云消雨散,一去不返,抒写了词人重访南剑的冷寂与失落之痛。下片借想象以自慰。“应是”二句乃是词人生发的美好幻想,想象她像秦穆公小女弄玉乘鸾凤仙去,想象她像王昭君远嫁匈奴,魂归故里。“月又”三句回至眼前,写词人独居空阁,一夜无眠。词人哀苦痴情,折得梅花赠所爱,却无所寄托,唯有独对梅魂,如伴恋人幽洁秀逸之香魂,流露出痴恋与深哀交织的悲怆、凄艳的情怀。全词上片以实景起,过片转入幻景,歇拍又回至眼前,前后回环,别致精巧。周颐则说:“小令中能转折,便有尺幅千里之妙”,这些说明本词在命意谋篇上的特点。
怀园引
《怀园引》是南朝宋谢庄的杂言诗,此篇就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品。它综合了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楚辞等形式。句法错落有致,灵活多变,在南朝文人诗中,显得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