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秦) 鸠摩罗什 译、丁福保 笺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20年04月01日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属于般若系,屡经重译,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该书由后秦时期的鸠摩罗什翻译,丁福保进行笺注。这部经典不仅在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无我”、“空性”等佛教核心概念,对于佛教徒的修行和悟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外,《金刚经》还对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该书历代注疏研习者无数,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范围最广、传诵时间最长的经典之一。通过阅读《金刚经》,可以深入了解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从中获得启示,修得正果。因此,这本书不仅是佛教徒的必读经典,也是一般读者了解佛教文化、寻求内心平静的重要读物。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一、法会缘起(序品)
1.1 佛陀与弟子们的生活
描述佛陀及其弟子们在舍卫国的生活
须菩提的请法因缘
1.2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
世尊答应须菩提的请求,讲述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二、须菩提的问题与佛陀的回答
2.1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应如何住于菩提心)
佛陀教导应离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修一切善法
2.2 如何修行菩萨道,能受持读诵此经
世尊说明菩萨应无住行施,不受福德,不住相布施
三、如来说法解惑
3.1 法身非相,说法无得
如来阐述法身无相,说法本身也是一种无所得的境界
3.2 四果罗汉与菩萨的差别
澄清小乘四果与大乘菩萨在证悟程度上的差异
3.3 佛无定相,随机教化
佛陀没有固定的形象和教法,而是随众生的根性和时机进行教化
四、正信稀有分
4.1 信解行证的次第
说明信解行证的修学次第,强调对佛法的信仰必须建立在理解之上
4.2 稀有难得的正信
世尊强调能够听闻并信解此经的人是非常稀有的
五、持守金刚心
5.1 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的重要性
讲解受持读诵此经,为人演说般若法门的功德利益
5.2 能断一切烦恼习气
表明持诵金刚经能断一切烦恼习气,达到究竟解脱
六、总持分
6.1 如来的秘密之藏
如来所传授的无上甚深微妙法,被视为秘密宝藏
6.2 如来灭后,法教如何传持
佛陀预言如来灭后,正法将通过各种方式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