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狩野山雪 绘、陈尚君 解读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20年05月01日
《长恨歌图》是由日本江户时期的狩野山雪所绘,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为蓝本创作而成的故事长卷。该书籍以原画册为基础,分为上下两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再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在书中,读者可以欣赏到狩野山雪精湛的绘画技艺,同时也能通过陈尚君的解读更深入地理解《长恨歌》的诗意和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本书不仅是一部艺术品鉴的佳作,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江户时期绘画艺术的重要参考书籍。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艺术鉴赏家,都能从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和美的享受。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长恨歌》及其绘卷
1.1 白居易与《长恨歌》
背景: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社会。
内容概述:《长恨歌》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唐朝盛世的繁华与衰败。
文学意义:《长恨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1.2 狩野山雪的《长恨歌图》绘卷
创作背景:狩野山雪的时代背景及其对《长恨歌》的解读。
艺术特色:《长恨歌图》的绘画风格及技巧。
作品意义:绘卷如何通过视觉艺术展现《长恨歌》的情感与故事。
第二章:解析《长恨歌图》
2.1 绘卷结构与构图
章节划分:绘卷如何按照《长恨歌》的内容进行章节划分。
构图特点:各章节在构图上的连续性与变化。
2.2 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
唐明皇与杨贵妃:两位主人公在绘卷中的形象刻画与情感变化。
配角群像:其他重要人物的形象设计及其象征意义。
2.3 场景描绘与社会风貌
盛世繁华:对唐朝盛世的场景描绘,如大明宫、华清宫等。
战乱衰败:安史之乱下的社会动荡与衰败景象。
第三章:文化解读与艺术批评
3.1 《长恨歌》的文化内涵
历史与虚构:诗中历史事件与虚构情节的关系。
爱情与政治:爱情的悲剧与政治的关联。
3.2 狩野山雪的艺术追求
对原著的忠实与创新:如何在绘卷中平衡文学原著与个人创作。
传统与现代:狩野山雪如何在传统画风中融入现代元素。
3.3 《长恨歌图》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艺术评价:绘卷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后世影响:绘卷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