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 / 九州出版社 / 2018年12月05日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由88岁历史学家许倬云撰写,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根底和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该书承续了冯友兰、钱穆等前辈对中国文化的温情,直述中国人的文化生活。许倬云深入挖掘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揭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追求。通过该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一部对国人精神世界的温情关怀。无论是对历史文化的研究者,还是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阅读该书,就像与一位智慧长者对话,深入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底蕴。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1.1 文化与中国文化
定义:文化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互动的模式与累积的经验。
中国文化特点:多元融合、历史悠久、深厚的道德宗教思想以及对自然的敏感。
1.2 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史前时期:新石器文化如仰韶、龙山文化等,为中国文化打下基础。
三代至秦汉: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周代礼乐制度的影响深远;秦汉帝国的统一标志着中国文化的重要转折点。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佛教传入与道教兴起,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繁荣。
明清以降:明清两代对古代经典的重新审视与整理,近现代面对西学的冲击与自我反思。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
2.1 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重视人的价值,关注现世生活,而非超脱世俗。
民本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
2.2 和谐统一观
人与自然: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人与人:重视家庭和谐与社会安定,倡导礼仪之邦。
2.3 重视道德与审美
道德规范: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核心,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审美情趣: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取向。
第三章: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3.1 哲学思想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强调仁爱与礼义。
道家:老庄思想,提倡自然无为,顺应自然。
佛家:佛教哲学,讲究因果报应、慈悲为怀。
3.2 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等级分封制。
中央集权:秦代以来的君主专制,明清时达到顶峰。
3.3 社会结构
家族本位:家族是社会基本单位,家族荣誉大于个人。
科举取士: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影响社会阶层流动。
3.4 文化艺术
文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丰富的文学作品。
艺术:书法、绘画、陶瓷、建筑等艺术成就世界瞩目。
第四章: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挑战
4.1 文化认同与现代生活
文化自觉: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知与定位。
现代价值观:如何在现代社会保持传统文化的精髓。
4.2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教育改革:从私塾到现代教育体系的转变。
科技影响:科技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促进与挑战。
4.3 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文化的特色如何保持与发展。
文化自信:增强本国文化自信,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