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lomo Benartzi、Jonah Lehrer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7年03月01日
《屏幕上的聪明决策》一书由Shlomo Benartzi和Jonah Lehrer合著,深入探讨了数字时代人们在屏幕上做出决策时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书中分析了网络环境如何影响我们的购物、饮食和选择等方面的决策过程。 首先,书中指出,当人们在手机上购物时,往往会高估商品的价值。这可能是因为移动设备的便捷性和即时性,使得购物变得更加冲动和情感化。屏幕上的视觉展示和交互设计也可能放大商品的吸引力,导致消费者对价值的判断失去理性。 其次,书中讨论了网络订餐时人们倾向于选择热量高的食物的现象。这可能与网络平台上食物图片的诱人展示有关,高热量食物的图像往往更加诱人,能够激发人们的食欲。此外,网络订餐的便利性减少了人们对健康选择的意识和控制力。 最后,尽管网站上提供了丰富的选项,人们在选择时仍然面临困难。这是因为过多的选择会导致“选择过载”,使得决策变得复杂和压力重重。人们在面对众多选项时,往往会回到熟悉的选择或者默认选项,而不是最优的选择。 书中通过这些例子,揭示了数字界面如何以我们不易察觉的方式塑造我们的决策,强调了了解这些心理机制对于提高决策质量的重要性。作者呼吁设计更加人性化的数字环境,帮助人们在屏幕上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数字世界的诱惑
1.1 屏幕的魅力
吸引注意力:屏幕通过动态图像、即时反馈等手段吸引我们的注意。
即时满足:屏幕提供的快速信息流满足了我们对即刻知识的需求。
感官刺激:多彩的画面和声音增强了多巴胺的分泌,带来愉悦感。
1.2 数字鸿沟
知识差距:网络信息的不平等访问加剧了知识和教育的不平等。
注意力分散:频繁的信息切换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
第二章:判断与决策的心理学
2.1 认知偏差
确认偏误:人们倾向于寻找和关注证实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
锚定效应:首次接触的数字或信息往往成为后续决策的基准。
2.2 决策疲劳
选择过多:过多的选项会导致决策瘫痪,减少满意度。
持续选择:不断做决策会耗尽意志力,影响后续决策质量。
第三章:屏幕如何塑造我们的选择
3.1 推荐算法的威力
定制化体验:算法根据用户行为推荐内容,形成个性化的习惯。
过滤泡泡:算法可能限制我们接触到的信息范围,影响观点多元化。
3.2 屏幕成瘾
社交反馈循环:社交媒体上的点赞、评论等行为促进多巴胺分泌。
不可预测性奖励:不确定性的奖励更让人上瘾,如刷新页面可能获得新信息。
第四章:数字健康与新习惯
4.1 数字排毒
定时断电:设定时间限制使用屏幕,恢复专注力。
有意识地使用:意识到屏幕使用时间,并为此制定规则。
4.2 培养健康的屏幕习惯
技术辅助:利用应用程序追踪屏幕时间,设置提醒。
现实世界社交:鼓励面对面的交流,减少屏幕依赖。
第五章:聪明的屏幕使用策略
5.1 优化决策环境
简化界面:去除不必要的干扰元素,创造有利于决策的环境。
有序信息呈现:合理规划屏幕上的信息呈现,减少认知负荷。
5.2 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监控:定期反思屏幕使用行为,识别和改进不良习惯。
目标设定:设定具体的使用目标,避免无意识的屏幕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