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翁贝托·艾柯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7年02月01日
《美的历史》是由国际知名意大利学者翁贝托·艾柯编著的一部图文书。作为小说家、符号语言学权威、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艾柯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度思考,探索了美的本质和演变。本书跨越时空,从古希腊到现代,从艺术到科学,揭示了美的多样性和普遍性。艾柯不仅关注美的表面形式,更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内涵。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精辟的分析,读者可以领略到美的力量和价值,深入思考美的定义和感知方式。本书已出版28种版本,备受读者好评和关注,是探索美的必读之作。无论是对美学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希望提升审美素养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导言
美学:研究美的本质、美感和审美经验的哲学学科。
美的历史:从古希腊到现代的美的概念变迁。
第一章:古希腊与古罗马
1.1 古希腊的美学
美即善:美和道德紧密相连。
黄金比例:数学上的和谐比例被认为是美的标准。
身体美:运动员的身体比例和姿态是美的典范。
1.2 古罗马的美学
模仿论:美的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个体美:开始重视个体的独特性和人物的心理描写。
第二章:中世纪
2.1 基督教的美学
神之美:上帝是最高的美,一切美都源于神。
象征主义:艺术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
2.2 中世纪晚期的美学
人文主义的萌芽:对古典文化的重新评价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第三章:文艺复兴
3.1 复兴古典美学
透视法:空间深度的表现手法,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人体解剖学研究:艺术作品中的人体比例更加科学准确。
3.2 美与科学
光影效果:对光线和阴影的科学研究,提升了绘画的质量。
第四章:巴洛克与洛可可
4.1 巴洛克的美学
对比与动感:强烈对比和动态表现手法。
情感表达:艺术作品中情感的强调和表达。
4.2 洛可可的美学
轻盈与精致:装饰性风格,追求优雅和纤细。
享乐主义:美学上追求愉悦感官体验。
第五章:现代美学的兴起
5.1 美的客观标准的质疑
主观感受:美被视为个人主观的感受而非客观存在。
艺术的自律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再依赖于外在的道德或宗教目的。
5.2 现代艺术运动
印象派:对自然光线和色彩的即时捕捉。
未来主义:对现代工业和城市生活的赞赏。
第六章:当代美学
6.1 后现代多元解构
反美学:对传统美学标准的解构和颠覆。
视觉文化:美学研究扩展到大众文化和媒体视觉影响。
6.2 全球化下的审美交流
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间美的概念的交流和融合。
生态美学: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化和保护意识。
美的历史的延续性: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思想相互之间有继承也有断裂。
美的多样性:美的概念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