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查尔斯·蒂利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4年02月01日
《抗争表演》一书由美国学者查尔斯·蒂利撰写,深入探讨了抗争政治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本书将抗争表演视为观察和分析抗争政治的关键视角,着重研究在集体抗争行动中,诉求提出者为何选择特定的集体发声方式。书中详细阐述了集体诉求伸张行动的标准,以及这些标准如何影响抗争行动的形成和演变。通过对抗争表演的系统分析,本书揭示了抗争政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为理解抗争行动提供了独特的理论框架。对于研究抗争政治、社会运动等领域的学者和感兴趣的读者而言,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小节 1.1:抗争表演的概念
定义:抗争表演是指在社会运动中,参与者通过各种形式的公开表演来传达他们的政治诉求和立场。
重要性:抗争表演能够吸引公众注意力,塑造社会运动的社会形象,并对掌权者施加压力。
小节 1.2:社会运动与表演性
相互关系:社会运动的策略往往包括表演元素,而表演也是运动中权力关系的一种体现。
动态互动:抗争表演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与社会大众、媒体和当权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第二章:抗争表演的历史溯源
小节 2.1:历史背景
早期形式:古代的示威游行、请愿等可以视为抗争表演的早期形式。
现代发展:工业革命后,抗争表演的形式更加多样,如劳工抗议、民权运动等。
小节 2.2:表演的变革
技术进步:通讯技术和媒体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抗争表演的模式和影响力。
全球化:全球化促进了抗争表演的国际传播和合作。
第三章:抗争表演的理论分析
小节 3.1:符号学视角
象征意义:抗争表演中的符号和仪式具有深刻的文化和政治象征意义。
编码与解码:抗争者通过编码特定的表演来影响公众对运动的解码和理解。
小节 3.2:社会学角度
社会资本:抗争表演有助于构建和维护社会运动所需的社会资本。
框架分析:抗争表演通过构建特定的“框架”来说服和影响公众。
第四章:抗争表演的实践案例
小节 4.1:案例研究一
事件概述:某次成功的和平抗议活动,如何通过表演吸引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关键点分析: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参与者的表现、媒体报道的影响。
小节 4.2:案例研究二
事件概述:一次未达预期效果的抗议活动及其原因分析。
关键点分析:表演内容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脱节、缺乏有效的媒体策略。
第五章:抗争表演的潜在问题与挑战
小节 5.1:合法性问题
法律边界:抗争表演常常在法律的边缘进行,需要平衡言论自由与公共秩序的界限。
道德争议:某些抗争表演可能引起道德上的争议,如是否应通过暴力手段表达诉求。
小节 5.2:效果考量
短期与长期效应:抗争表演的即时效果与长期对社会变革的贡献。
受众分化:表演可能影响运动内部的团结,或因不同的理解而导致受众的分化。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