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 / 青岛出版社 / 2019年10月01日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之作,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特点与内涵。全书由十四篇短文组成,每篇文章都独立而精炼,共同构建了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全面解读。费孝通透过对农村社区、家庭、亲属关系、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等方面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思考,揭示了乡土社会的独特秩序和价值观。他强调,理解乡土中国是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关键,因为乡村是中国社会的根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本书不仅对于社会学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扇窥探中国农村传统社会风貌的窗户,引导我们反思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问题。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乡土本色
1.1 乡村社区的性质
稳定性:乡村社区相对封闭,人口流动性低,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
孤立性:村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观念根深蒂固,与外界隔离。
地缘和血缘的结合:地域与亲属关系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乡村社区的基础。
1.2 熟人社会的形成
面对面社群:乡村社区中的人们彼此熟悉,形成了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差序格局: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根据亲疏关系排列。
第二章:文字下乡
2.1 文字在乡村社会的局限性
不必要性:乡村社会中口头交流足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文化隔阂:文字可能加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2.2 语言与文字的差异
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日常交往的工具,具有地域性。
文字的表意性:文字用于记录和传播抽象知识,超越时空限制。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3.1 乡土社会的本质
经验传承:乡村社会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传统和经验的传承获得。
生活的变化:随着社会变迁,乡村生活的变化要求文字下乡。
3.2 文字的功能与社会责任
记录与沟通:文字用于记录历史和促进跨地域的沟通。
教育与文化普及:文字作为教育工具,传播现代科学知识。
...(后续章节摘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