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艾恺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22年04月01日
《持续焦虑》这本书籍深入探讨了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作者艾恺认为,现代化虽然带来了许多利益,但每个利益背后都需要人类付出其他仍有价值的代价,这构成了一种古典意义的悲剧。书中指出,近代以来的文学与哲学的繁荣,正是源于人们对珍视之物的逐渐丧失所产生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持续焦虑,即人们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断失去传统价值和意义,从而陷入一种无法摆脱的困境。这本书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需要更加审慎地思考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种更加和谐的平衡。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关键点
背景介绍: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焦虑现象。
研究意义:分析反现代化思潮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方法路径: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考察,探讨持续焦虑的根源。
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的过程。
工业化和都市化为主要特征。
快速的社会变迁导致的不安全性。
个人身份在工业化社会中的迷失。
第二章:现代化的定义与焦虑的起源
关键点
第三章:反现代化思潮概述
关键点
概念提出:对现代化进程中负面效应的反思与批判。
主要思想家:如马丁·海德格尔、弗朗茨·法农等。
对现代性和科技进步的批判性思维。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兴起。
功能主义与冲突理论对现代化的不同解读。
社会失范与异化的讨论。
第四章:反现代化的哲学与社会学基础
关键点
第五章:反现代化思潮的具体表现形式
关键点
文化保守主义:强调传统价值与生活方式。
生态运动:对现代化导致的生态危机进行抗争。
替代现代化方案:提出非西方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第六章:持续焦虑的现代影响
关键点
政治层面:极右翼民粹主义的崛起。
经济层面: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抗与质疑。
精神层面: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与重要性日益凸显。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关键点
对未来的启示:理解并应对持续焦虑的重要性。
跨学科对话: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间的合作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