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 / 九州出版社 / 2018年12月05日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88岁历史学家许倬云的温情之作,深入探寻了中国文化的根底和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该书承续了冯友兰、钱穆等先贤对中国文化的关怀与思考,直述了中国人的文化内核,即那些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所秉持的乐观、坚韧和智慧。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深刻解读,更是对国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温暖抚慰,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该书对于我们坚守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1.1 中国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文化:一群人共同享有的“生活样式”
中国文化:由历史积累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活样式
特点:长久的延续性,多元融合,实践性和实用性
1.2 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
世界视角:理解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现代问题:反思现代生活中的中国元素,寻找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
2.1 早期文明与地理环境
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摇篮,农业社会的形成
地理多样性:影响各地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2 历史上的政治结构与社会发展
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结构
帝国统一:秦朝的中央集权,对后续政治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哲学的形成与发展
3.1 孔子与儒家思想
仁爱与道德:儒家的核心理念
君子人格: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
3.2 道家与道教学说
自然与本真:道家追求的生活态度
道教:道家思想与宗教的结合
第四章:中国文学与艺术的精神内涵
4.1 诗歌文学的传统与创新
诗词意境:情感与生活美学的结合
文学革新: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
4.2书画艺术的表现与审美
书画同源:书法与绘画的统一艺术
意境审美:超越形式的精神追求
第五章: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与社会规范
5.1 家族伦理与社会结构
家族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的重要性
社会层级: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秩序
5.2 社会伦理规范与行为准则
孝道为先: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孝顺观念
礼制约束:维护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
第六章:中国文化在现代世界的地位与挑战
6.1 中国文化的全球视野
文化交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影响
软实力: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传播力
6.2现代性与传统文化认同
现代适应: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调适与发展
传统与现代: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坚持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