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3年01月01日
《中国哲学简史》是20世纪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经典之作。该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哲学的精髓,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多个学派的思想。通过冯友兰的笔触,读者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曾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给予了她智慧和教诲,帮助她战胜混乱世界的挑战。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该书的版权,保证了书籍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对于对中国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佳作,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个人修养,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1.1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核心地位:哲学在中国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与其他文化传统如宗教、文学等紧密相连。
生活指导:哲学思想不仅存在于学术讨论中,也被用于指导实际生活和行为。
1.2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特点
重要问题:中国哲学关注天人关系、人的存在问题以及道德和政治哲学。
特点:强调内在超越,重视直觉性和实践性,倾向于哲学的多元和谐。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2.1 地理环境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地理隔离: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促进了独特文化的发展。
经济基础:农业文明对中国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影响。
2.2 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
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哲学思想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政治需求:历史上的统治者常利用哲学思想来强化其统治合法性。
第三章:各家的起源
3.1 儒家
创始人:孔子提出仁、义、礼、智、信等概念,强调个人德行和社会秩序。
发展:孟子和荀子分别发展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自然主义两派。
3.2 道家
老子和庄子: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强调个人的精神自由和内在和谐。
道教:后世发展出的道教与道家哲学有所不同,更多融合了民间宗教元素。
第四章:道家的发展
4.1 老子哲学
道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准则。
无为:政治上的无为而治和个人行为的顺其自然。
4.2 庄子的相对论
齐物论:世间万物皆一,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
逍遥游: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第五章:儒家的发展
5.1 孟子的仁政
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实现道德的完善。
仁政:理想的政府应该是仁慈的,以民为本。
5.2 荀子的教化论
人性恶论:人的本性是恶的,需要通过教育来改造。
礼治:礼是社会规范和制度的基础,用以维持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