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才 / 学苑出版社 / 2007年06月01日
《吕氏春秋研究》一书由王启才所著,该书在借鉴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专注于深入探索《吕氏春秋》中易被忽视的领域。通过独特的研究视角,王启才揭示了书中隐含的深刻思想和智慧,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解读体验。此书不仅丰富了《吕氏春秋》的研究内容,也拓展了其研究视野,对于推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该书还以其深入浅出的阐述方式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部了解《吕氏春秋》的佳作,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均可从中获益良多。总的来说,《吕氏春秋研究》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著作,值得一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吕氏春秋》的地位:《吕氏春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私人编纂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历史地位。
学术意义:研究《吕氏春秋》有助于深入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哲学、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目的:深入挖掘《吕氏春秋》的思想内涵,评价其在历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
方法:采用文献考证、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吕氏春秋》的编纂与流传
2.1 编纂背景
战国末期的历史环境:战国末期,诸子百家争鸣,学术思想活跃,为《吕氏春秋》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编者吕不韦的背景:吕不韦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其独特的视角和影响力对《吕氏春秋》的编纂有重要影响。
2.2 编纂过程与特点
汇聚诸子百家:《吕氏春秋》广泛吸收了儒、道、墨、法、阴阳等各家学说。
独创性:在汇编各家思想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系。
2.3 流传与版本
早期的流传情况:《吕氏春秋》成书后,曾受到时人的重视和研习。
版本系统:现存版本主要是元至正年间嘉兴路儒学刻明修本等。
第三章:《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思想
3.1 天人观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命与人事:认为天命的变迁与人事的作为息息相关。
3.2 德政与法治
德治主张:提倡以德治国,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
法治思想:也不排斥法治,认为法律是治国的必要手段。
3.3 君臣民关系
君主权力的合法性:君主权力来源于天,应以德配天。
臣子的职责:臣子应以忠事君,助君行德政。
民的地位:重视民众的力量和智慧,提出“重民轻君”的观点。
第四章:《吕氏春秋》的伦理道德观念
4.1 仁义观
仁的内涵: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强调仁爱待人。
义的实践:认为义是行为的适宜和正当,强调在实践中实现义。
4.2 道德规范与社会秩序
礼的作用:强调礼仪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提倡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
4.3 个人修养
修身养性:强调个人的自我修炼和心性的提升。
慎独思想:提出即使在独处时也要做到言行一致,自我约束。
第五章:《吕氏春秋》的学术价值与现代意义
5.1 学术价值
文献学价值:《吕氏春秋》保存了丰富的古代文献和史料。
哲学史价值:反映了战国时期各种哲学思想的交流和融合。
5.2 现代意义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吕氏春秋》中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有启发性。
国家治理与道德建设:其中的政治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对当代国家治理和社会道德建设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