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不情愿的照护者 / 中信出版社 / 2023年09月01日
《不情愿的照护》摘要: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成年人在父母生病后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心理压力。作者以“不情愿的照护者”为第一人称,生动地描绘了照护父母如同行驶在漫长崎岖的夜路上的感受,这条路最终将驶向他们的死亡。书中,作者坦诚地分享了自己成为“爱”的“俘虏”的经历,每天晚上的照护工作成为了一种无法逃避的责任。 通过这本书,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照护者的内心挣扎与无奈,以及他们如何在爱与责任之间寻找平衡。这本书不仅是对照护者心声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面对生老病死,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关怀与支持,以共同应对这一人生难题。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不情愿的起点
1.1 照护者的困境
压力与冲突:突然承担照护责任,感到压力与内心冲突。
角色转变:从独立个体变为依赖者的支持者,身份转变带来的不适。
1.2 不情愿的原因
情感距离:与需要照护者存在情感距离,难以产生共情。
责任感与个人愿望:责任感与追求个人生活愿望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照护中的挑战
2.1 情感劳动
隐藏的情感:照护者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
情绪管理:长期的情绪劳动可能导致情感耗竭。
2.2 时间管理与界限
时间的争夺:照护工作占据了个人时间,造成时间管理困难。
生活界限模糊: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影响生活质量。
第三章:寻求平衡
3.1 自我关怀的重要性
自我牺牲与关怀:认识到自我关怀不是自私,而是必要的。
健康维护:保持身体健康是持续照护的基础。
3.2 寻求外部支持
社交网络: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网络,减轻孤独感。
专业帮助:利用专业服务,提高照护效率和质量。
第四章:照护关系的重塑
4.1 沟通的力量
开放沟通:通过有效沟通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尊重。
倾听与表达:学会倾听被照护者的需求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4.2 共生共赢的关系
共享目标: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增进合作。
相互尊重: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找到尊重和理解。
第五章:走向解脱的道路
5.1 接受与放手
接受现实:接受照护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等同于放弃其他。
逐步放手:通过培养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实现放手。
5.2 寻找新的意义
重新定义自我:在照护经历中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和角色。
生活的重建: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和活动,重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