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海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23年05月01日
《变宋:王安石改革的逻辑与陷阱》一书由徐富海撰写,深入剖析了王安石改革的历史背景、逻辑与最终陷入的陷阱。书中探讨了王安石本着“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良好愿望发起的宏大改革,为何最终走向了初衷的反面,使得原本意图利民的政策逐渐蜕变为害民的恶政。通过详尽的历史分析和逻辑推理,作者揭示了改革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利益冲突以及制度设计的缺陷。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王安石改革的新视角,也为我们理解历史变革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对于关心中国历史和政治改革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王安石与他的时代
1.1 北宋的政治与社会背景
积贫积弱:北宋时期国家财政困难,军事上对辽、西夏的侵扰显得软弱。
士大夫政治:科举出身的文官集团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社会矛盾: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
1.2 王安石的早年经历与思想形成
地方官经验:王安石在地方任官期间积累了宝贵的行政经验。
新儒学影响:受到新儒学的影响,主张变革与革新。
第二章:熙宁变法的蓝图与实践
2.1 熙宁变法的总体设计
理财为先:变法的核心是解决国家财政问题,提出开源节流的主张。
整军强兵:变法旨在增强军事力量,提升国防能力。
2.2 各项变法措施的实施
均田赋税:重新测量土地,公平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市易法:政府干预市场,稳定物价,打击囤积居奇。
科举改革: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强调实用主义。
第三章:变法的争议与困境
3.1 保守派的反对声音
传统观念:保守派认为变法违背了祖制,不可取。
利益受损:变法触动了某些官僚和地主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3.2 变法执行中的难题
执行偏差:地方官员在执行变法时存在偏差,影响了效果。
社会反抗:部分地区因变法引发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
第四章:变法的遗产与启示
4.1 变法的历史评价
成就肯定: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增强了国防。
问题检讨:变法忽视了社会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影响。
4.2 王安石变法对现代的启示
改革勇气:王安石的改革精神对现代改革者具有激励作用。
政策科学性:变法的经验教训提醒现代政策制定者要科学决策,注重长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