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康德 / 人民出版社 / 2004年05月01日
《实践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788年。该书主要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要素论”和“方法论”两部分,旨在探讨人类实践行为的理性和道德基础。在“要素论”中,康德阐述了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出了道德法则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以及意志自由的重要性。在“方法论”中,他则探讨了实践理性的运用方法和实践哲学的体系构建。 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实践理性的独立性和优先性,认为实践理性是人类行为的最高法则,是人类追求道德和幸福的重要基础。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康德哲学对于实践理性和道德问题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于现代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影响。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导言
关键点
实践理性的概念:区别于理论理性,关注于行为的自由与道德法则。
实践理性的重要性:决定人的道德行为和实践智慧。
本书的目的:确定实践理性的合法性及其先验原则。
第一章: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
小节一: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
道德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行为的普遍法则,不计较任何经验后果。
实践理性自我立法:人作为理性存在者的本质特征。
小节二:道德律令的表象
定言命令的表述:行为的准则应成为普遍的法则。
实践理性的对象:非经验的意志对象,而是通过道德律令设定的善。
小节三: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
唯一真正的道德动机:对道德法则本身的尊敬。
道德兴趣与感性兴趣的区别:前者指向理性自身的完善。
第二章: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
小节一:实践理性的误用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自由与必然、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的理念在理论理性中的无效性。
这些理念的实践用途:为实践理性的道德理念提供支持。
小节二:实践理性的公设
自由意志的公设:道德行为必要的前提。
灵魂不朽的公设:实现至善的条件之一。
上帝存在的公设:确保至善得以完成的必要信念。
第三章: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小节一:道德教育的目的
培养道德感情:使人们能够感受到道德的内在价值。
教育的持续性:持续性的道德教育对于道德行为的形成至关重要。
小节二:道德教义的应用
道德教义的普遍性:适用于所有人的普世道德标准。
道德教义的具体应用:在不同情境下对道德原则的实际应用。
结论
关键点
实践理性的最终目标:实现至善,即人的道德价值与幸福的统一。
实践理性批判的意义:确立道德行为的基础,为人类自由提供哲学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