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阿纳森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99年05月01日
《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是由美国著名艺术史家H・H・阿纳森撰写的一部权威性著作。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将绘画、雕塑、建筑三大艺术领域融为一体,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演变历程。阿纳森凭借其深厚的艺术史功底,揭示了现代艺术在形式、风格和主题上的创新与突破,展现了现代艺术与社会、文化、科技的紧密联系。此书不仅为艺术史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感受现代艺术的魅力与内涵。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艺术的现代性
1.1 工业革命与现代艺术的兴起
**背景**: 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艺术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也随之转变。
**现代性**: 现代艺术的形成是对现代化进程的反思和回应,强调个人创新和表达。
1.2 艺术的自律与他律
**自律**: 现代艺术追求自身的完满与独立性,摆脱宗教和政治的束缚。
**他律**: 艺术与其他社会领域相互影响,如科学、技术和市场。
第二章: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2.1 印象派的诞生
**视觉革命**: 印象派画家追求光线变化的即时捕捉,打破传统绘画的静态和固有色观念。
**户外写生**: 强调直接观察自然,反对在画室中创作。
2.2 后印象派的探索
**色彩与结构**: 后印象派画家进一步发展了对色彩的表现力,同时在作品中强化了结构和形式感。
**象征主义**: 部分艺术家倾向于使用象征手法表达内心世界。
第三章:现代艺术的多样发展与变革
3.1 野兽派与立体主义
**野兽派**: 以强烈的色彩和简化的形式表现情感。
**立体主义**: 通过对自然形态的多面重构,展现对象的多个视角。
3.2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 反对战争和社会秩序,艺术成为反传统的语言。
**超现实主义**: 探索梦境、幻想和潜意识,挑战现实主义的理性思维。
第四章:现代艺术与社会
4.1 艺术与政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将艺术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冷战时期的艺术**: 艺术成为东西双方意识形态斗争的一部分。
4.2 艺术与市场
**艺术商业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品成为了资本的象征和投资对象。
**当代艺术市场**: 当代艺术市场的兴起,使得艺术创作和流通更加国际化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