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蕤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2年03月01日
《拉康思想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模型》一书由吴蕤撰写,深入探讨了拉康在1959至1973年间的核心思想。拉康,作为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巨匠,不仅在理论上对精神分析进行了重大提升,还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发展。他长达二十五年的研讨班教学,可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其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该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拉康的复杂思想,掌握其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为精神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拉康的学术贡献,以及他在精神分析史上的重要地位。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1.1 拉康理论的背景与影响
精神分析学的演变:从弗洛伊德到拉康,精神分析学经历了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转型。
语言学的转向:拉康理论受到索绪尔语言学的深刻影响,特别是能指与所指的概念。
文化符号学:拉康的理论不仅仅是心理学,更是文化与符号学的研究。
1.2 拉康的主要概念
镜像阶段:儿童通过镜中形象认同自我,形成想象界的主客体分裂。
实相、想象界与象征界:拉康的精神分析三元组,构成了主体与世界的基本结构。
大他者:象征秩序中的他者,代表语言和社会的规范和权威。
第二章:镜像阶段与想象界
2.1 镜像阶段的形成与发展
主客体认同:镜像阶段是主体形成过程中自我与他者的初次认同。
自我的异化:镜像阶段的完成标志着个体对自身完整性的错觉和异化。
2.2 想象界的特征与作用
自恋与理想自我:想象界中的自我形成是基于对他人的模仿和理想化。
欲望的投射:个体的欲望在想象界中被投射到理想化的他者身上。
第三章:象征界与大他者
3.1 象徵界的社会构建
语言与法律:象征界由语言和法律构成,是个体进入社会秩序的门槛。
父亲的隐喻:父亲的律令作为象征界的超我,约束着个体的行为。
3.2 大他者的角色与功能
权威与认同:大他者代表社会的权威,个体对其认同是社会化过程的一部分。
符号阉割:个体进入象征界必须接受符号的阉割,放弃某些本能欲望。
第四章:真实界及其对拉康理论的影响
4.1 真实界概念的提出
无法抵达的领域:真实界是无法被象征化的现实本原,是剩余物和否定性的场所。
创伤与匮乏:真实界是创伤和根本性匮乏的根源,也是欲望的不竭源泉。
4.2 真实界对理论模型的贡献
对象的a:作为真实界的一部分,对象a代表了欲望的原因和动力。
死亡驱力:真实界引发的死亡驱力是对抗象征界压抑的力量。
第五章:拉康思想的后现代诠释与应用
5.1 后现代哲学视角下的拉康
解构主义:拉康的思想为法国解构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话语分析:拉康的象征界和话语理论影响了后现代的话语分析。
5.2 拉康在现代精神分析中的地位
精神分析的革新者:拉康对传统精神分析进行了彻底的革命和创新。
理论融合与实践应用:拉康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文学、电影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