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湘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2年10月01日
《饮食与中国文化》一书由考古学家王仁湘撰写,深入探讨了“吃”这一中国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主题之一。通过以考古学家的视角,作者追溯了饮食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流变,将其纳入社会专题史的范畴。书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饮食器具、烹饪方式以及各种食材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此外,该书还深入剖析了饮食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中国饮食文化画卷。通过阅读此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对于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饮食与中国传统文化
1.1 饮食与中华文明起源
火的发现与利用:促进了熟食的出现,改变了饮食习惯。
农业文明的兴起:五谷种植的成功,奠定了饮食基础。
1.2 饮食与封建礼制
饮食礼仪的形成:礼仪之邦,饮食讲究规矩与礼节。
等级制度在饮食中的体现:不同阶层有不同的饮食规定。
第二章:中国菜系与风味流派
2.1 四大菜系及其特点
川菜:麻辣鲜香,调料丰富。
鲁菜:海鲜为主,烹制技法多样。
粤菜:口味清淡,注重食材本身。
苏菜:甜中带咸,烹饪精细。
2.2 地方特色风味
东北菜:粗粮细作,分量实在。
江南菜:清淡雅致,注重汤汁。
第三章:饮食与健康
3.1 中医理论下的食疗
药食同源:食物也有药用价值。
五行与五味:饮食与身体五脏的关系。
3.2 现代营养学视角
膳食平衡:多样化的饮食有益于健康。
食物搭配禁忌:不合理的搭配可能损害健康。
第四章:节日与饮食文化
4.1 传统节日的饮食习俗
春节:饺子、年糕象征吉祥。
中秋:月饼代表团圆。
4.2 宗教节日的饮食特点
佛教节日:素食文化的发展。
伊斯兰教节日:禁食与开斋的节日特色。
第五章:现代饮食变革与文化传承
5.1 饮食方式的变迁
快餐文化: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影响。
家庭烹饪的变化:减少油烟,注重健康。
5.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食品的现代化: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