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史蒂芬·平克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2016年12月01日
《白板》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所著的一部深刻探讨人性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平克挑战了传统的人性论,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新视角。他认为,人性并非是一张白板(tabula rasa),而是由生物学、环境和个体经验共同塑造的复杂实体。 平克详细阐述了人性的本源,指出我们的道德感、情感和行为模式并非完全由文化和社会后天灌输,而是有着生物学的基础。他通过对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的生物学机制,从而解释了人类普遍存在的道德错觉和苦难的根源。 在书中,平克不仅破除了关于人性的种种迷思,还试图建立起一套新的道德观念。他认为,理解人性的复杂性是建立更加公正和理性社会的前提。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促进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更加人性化的政策制定。 总的来说,《白板》是一部对传统人性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重塑我们对人性理解的作品。平克的论述不仅具有学术深度,也对普通读者具有启发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人性论的起源
小节1:历史上的三种人性观
人性恶论:代表人物如基督教的奥古斯丁,认为人类的本质是罪恶的。
人性善论:如卢梭等人认为人类天生纯洁,是社会制度和文化腐蚀了人类。
空白板说: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是空白的,一切的知识和行为都是在后天习得。
小节2:现代科学对人性论的挑战
心理学视角: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人的心理活动受到潜意识冲动的驱使。
基因学证据:DNA研究揭示了人类遗传倾向对于性格和行为的影响。
神经科学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与个体特性相关。
第二章:基因与人性的结构
小节1:基因决定论的争议
先天与后天的辩论:探讨遗传与环境对于个体发展的相对影响力。
复杂性遗传:人性的复杂性在于多种因素的组合,而非单一基因的作用。
小节2:表观遗传学与环境互动
表观遗传学的发现:环境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来改变生物体特性。
遗传与环境的协同作用:基因提供了一个蓝图,但环境的输入则塑造了实际的表现。
第三章:人类的攻击性与性行为
小节1:攻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本能与学习:攻击性既有天生的成分也有后天学习的成分。
雄性间的竞争:生物学上雄性为了繁殖权利更可能表现出攻击性。
小节2:性与暴力的文化差异
性暴力在文化中的表现:不同文化的社会结构规范了性行为及其与暴力关系的接受度。
文化规范的力量:文化能够显著影响和重塑人类的性行为模式。
第四章:语言与交流
小节1:语言的起源与进化
自然选择的语言观:语言作为适应环境的产物,有其生物学上的优势。
语言的多样性:人类能够创造和理解多种类型和风格的语言。
小节2:非言语交流的意义
肢体语言与文化差异:肢体动作等非言语方式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面部表情的普遍性:人类的面部表情可能在生物学上有共通性。
第五章:文化与群体的塑造力
小节1:文化对人行为的影响
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文化提供了行动的准则和社会期望。
社会认同与群体行为:个体行为受到所属群体的信念和规范的影响。
小节2:文明的进步与挑战
科技与道德的协同进化:科技进步如何带来新的道德观念和法律问题。
全球化的多样性与融合: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对人性的形塑。